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部日录付婿,
三经新义传儿。
跻翁超乎亚圣,
赞父光于仲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将一本日记送给女婿,把《诗经》、《尚书》和《礼记》的新解传给儿子。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亚圣(孔子的门徒中最杰出的人),对父亲的赞美光辉照耀着孔子。
注释
- 日录:指日记或记录日常的书籍。
- 付婿:送给女婿,表示对女婿的器重和信任。
- 三经:指《诗经》、《尚书》和《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
- 新义:新的解释或理解。
- 跻翁:指的是自己,表示自谦。
- 超乎亚圣:超越了亚圣,亚圣是指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 赞父:对自己父亲的赞美。
- 光于仲尼:仲尼是孔子的名字,意思是对父亲的赞美如同光辉照耀于孔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文笔流畅,喜欢用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刘克庄的作品在宋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曾与陆游等人齐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诗中表达了对儿女的寄托与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父辈的敬仰与感激。
诗歌鉴赏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五》是一首充满文化传承与家庭情感的诗作。刘克庄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对家庭的关爱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提到“日录付婿”,表达了作者对女婿的信任与期望,仿佛将家族的智慧和文化寄托在女婿身上。接着提到“三经新义传儿”,显示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认为知识的传承是家族延续的重要一环。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亚圣,实际上是对自身成就的肯定,也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赞父光于仲尼”。这种父子之间的尊重与赞美,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与师承关系的深厚。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展示,更是对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个文人对家族、对传统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部日录付婿:将自己记录的生活与思想的日记赠予女婿,象征着对其未来的期望。
- 三经新义传儿:将儒家经典的新的解读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跻翁超乎亚圣:表示自己在学问上已经超越了亚圣,展现自信。
- 赞父光于仲尼:对父亲的赞美,认为父亲的智慧与光辉照耀着孔子,体现了对父亲的尊重与感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日录”与“三经”、“付婿”与“传儿”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父亲的光辉比作孔子,表明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崇高地位。
- 夸张:自谦地说自己超越了亚圣,实际上是在强调自己的学问及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家庭教育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父辈的崇敬。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与引导,诗人希望能够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录:象征智慧与经验的记录。
- 三经:代表传统文化的精髓。
- 翁:自谦的称谓,表现出诗人的谦逊。
- 父亲:象征着家族的根基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经”指的是哪三部经典? A. 《诗经》、《尚书》、《礼记》
B. 《论语》、《孟子》、《大学》
C. 《道德经》、《庄子》、《史记》 -
诗人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谁? A. 孟子
B. 孔子
C. 亚圣 -
“赞父光于仲尼”中的“光”指的是? A. 明亮的光芒
B. 父亲的智慧与品德
C. 传承的文化
答案
- A. 《诗经》、《尚书》、《礼记》
- C. 亚圣
- B. 父亲的智慧与品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陆游:两位诗人都强调家族与文化的传承,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学问与家庭教育,而陆游则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期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刘克庄及其作品的选评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分析
- 《刘克庄传》——详细介绍作者生平和作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