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八十二》

时间: 2025-01-04 10:27:41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写诗是因为他心中有不忍之情。 暴戾之气侵入人体会导致疾病,而和煦的风则能滋养万物,被称为清微。 世间的情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就很难被触动,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只是口头上的表达往往会导致困境,但这并不是邵雍所关心的事,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不忍时:心中有不忍之情的时候。
  • 戾气:暴戾之气,指恶劣的环境或情绪。
  • 和风:和煦的风,比喻温和的环境或态度。
  • 清微:清和微妙,形容和风的美好。
  • 世情:世间的情感或人情。
  • 士节:士人的节操。
  • 尚口乃穷:只是口头上的表达往往会导致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邵雍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士人节操的强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往往因为追求利益而失去节操,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戾气”与“和风”,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邵雍认为,恶劣的环境会导致人身心疾病,而和煦的环境则能滋养万物。诗中还提到“世情非利莫能动”,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淡薄,只有利益才能触动人心的现实。最后,邵雍强调“士节待穷然后知”,表明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 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写诗是因为他心中有不忍之情。
  2.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 暴戾之气侵入人体会导致疾病,而和煦的风则能滋养万物,被称为清微。
  3.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 世间的情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就很难被触动,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4.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 只是口头上的表达往往会导致困境,但这并不是邵雍所关心的事,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戾气”与“和风”的对比,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 象征:“戾气”象征恶劣的环境,“和风”象征和煦的环境。
  • 反复:诗中多次提到“尧夫非是爱吟诗”,形成反复,强调了邵雍写诗的动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现实,强调士人的节操。邵雍通过对比恶劣环境与和煦环境,揭示了社会人情的淡薄,并强调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戾气:象征恶劣的环境。
  • 和风:象征和煦的环境。
  • 世情:象征人情的淡薄。
  • 士节:象征士人的节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诗中提到的“戾气”象征什么? A. 和煦的环境 B. 恶劣的环境 C. 士人的节操 D. 社会人情

  2. 诗中的“和风”象征什么? A. 和煦的环境 B. 恶劣的环境 C. 士人的节操 D. 社会人情

  3. 邵雍在诗中强调士人的节操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显现? A. 困境中 B. 和煦的环境中 C. 恶劣的环境中 D. 社会人情中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等,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诗作,包括邵雍的作品,是了解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