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歌子
屈大均 〔明代〕
素馨红,素馨绿。
素馨红绿看难足。
穿茉莉,贯芙蓉,
持作玲珑花屋。
旖旄香,宜新浴,
荔枝膏滑惭非玉。
捐麝片,屏笺沉,
怕乱冰肌真馥。
白话文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色彩斑斓的花朵,如素馨花的红色和绿色,令人目不暇接。用茉莉花和芙蓉花编织成精致的花屋,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尤其是在刚洗过澡后,荔枝的甘甜和滑腻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如玉般的洁白。诗人还提到用麝香片来装饰,屏风上沉重的香气,生怕会干扰那冰清玉洁的真实芬芳。
注释:
- 素馨:一种花,花色有白、红、绿等。
- 荔枝膏:用荔枝制成的甜蜜膏状物,象征美好和娇嫩。
- 麝片:用麝香制作的香片,通常用于熏香。
- 冰肌:形容肌肤如冰一样洁白细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花朵和香气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和生活雅趣的追求,常见于明清文人的诗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8—1642),明代诗人,字宗悫,号太和,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家。屈大均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风光和生活细节为题材,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在明代,文人文化盛行,诗词成为表达情感与审美的重要方式。屈大均的创作受时代影响,注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渔歌子》通过生动的花卉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情趣。诗中的“素馨红”与“素馨绿”交相辉映,不仅是对花色的欣赏,更是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捕捉。作者巧妙地将花与香气结合,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如同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花屋之中。
“穿茉莉,贯芙蓉”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花的精致构思,仿佛可以从中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轻柔的微风。接着提及“旖旄香”,让人联想到新沐浴后的清新,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官体验。荔枝膏的比喻则暗示了生活的甜美与奢华,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
整首诗以花香和细腻的肌肤作比,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来令人感到愉悦与放松,宛如一曲悠扬的渔歌,轻轻地荡漾在心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馨红,素馨绿:形容花朵的色彩,突出其美丽。
- 素馨红绿看难足:表达对花的迷恋,似乎永远看不够。
- 穿茉莉,贯芙蓉:描绘用不同花朵装饰的精致情景。
- 持作玲珑花屋:将这些花朵汇聚成美丽的花屋,提升了生活的情趣。
- 旖旄香,宜新浴:新沐浴后的香气,营造出清新优雅的氛围。
- 荔枝膏滑惭非玉:以荔枝的滑腻形容美好,强调其珍贵。
- 捐麝片,屏笺沉:提到用香片装饰,增强了诗的氛围。
- 怕乱冰肌真馥:生怕奢华的香气会掩盖清新真实的芬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荔枝的特质与美好相比较,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花卉和香气,传达出对自然美和生活细节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素馨:象征温柔、纯洁的美好。
- 茉莉花、芙蓉:代表清新与优雅,传递出生活的雅致。
- 荔枝:象征甜美与奢华,暗示生活的美好。
- 麝香:与芬芳相连,代表情感的细腻和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素馨”指的是什么花?
- A) 茉莉
- B) 芙蓉
- C) 素馨
- D) 荔枝
-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新沐浴后的香气?
- A) 麝香
- B) 荔枝膏
- C) 冰肌
- D) 花屋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自然美与理想生活。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同样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
诗词对比:
- 《渔歌子》与《春晓》(孟浩然):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渔歌子》更侧重于细腻的生活情趣,而《春晓》则侧重于春天的气息与希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