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9:05:51

楚人献奇璞,号泣足见伤。

宋愚得燕石,什袭固以藏。

至宝终自白,瓦砾归粪墙。

遭时自重轻,没世谁短长。

仪秦乃赫赫,孔孟徒遑遑。

仁义信迂阔,功利足富彊。

举世已如此,念之热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其一
作者: 王绂 〔明代〕

楚人献奇璞,号泣足见伤。
宋愚得燕石,什袭固以藏。
至宝终自白,瓦砾归粪墙。
遭时自重轻,没世谁短长。
仪秦乃赫赫,孔孟徒遑遑。
仁义信迂阔,功利足富彊。
举世已如此,念之热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珍贵之物被轻视的感慨。楚国的人献上奇特的美玉,却因遭遇不幸而痛哭流涕;宋代的愚者得到燕石,反而把它藏起来。无论多么珍贵的宝物,最终也会被遗忘,而平常的瓦砾却被随意丢弃到粪墙上。身处这个时代,自己所重视的东西却受到轻视,活在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看清长短的价值呢?秦国曾经辉煌,但孔孟的教导却显得无力而徒然。仁义和信念也显得过于宽泛,而追求功利则使人更加富有和强大。大家都是如此,想到这些,心中不禁热切而伤感。

注释

  • 奇璞:珍贵的玉石。
  • 号泣:痛哭,形容悲伤的情绪。
  • 什袭:即十袭,一种古代的珍藏方式。
  • 至宝:指的是极为珍贵的宝物。
  • 瓦砾:残骸,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头,形容没有价值的东西。
  • 遭时自重轻:在这个时代,自己的价值却被轻视。
  • 赫赫:显赫,形容地位或声望高。
  • 徒遑遑:空忙,形容没有实质的收获。
  • 迂阔:宽泛、空洞,形容仁义信念的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绂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见长,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王绂在诗中通过对比珍贵与平常的物品,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人性价值的关注。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仁义与功利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与精神信仰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将珍贵与平常、理想与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通过“楚人献奇璞”与“宋愚得燕石”的对比,诗人揭示了在当时社会中,真正珍贵的东西常常被人忽视,而那些表面上看似无用的东西却被过于珍视。诗中提到的“遭时自重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失望,说明在功利的社会中,真正的价值常常被淹没。此外,诗人通过“孔孟徒遑遑”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表达了对当时士人所追求的仁义信念的质疑。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人献奇璞,号泣足见伤。”:楚国的人献上珍贵的玉石,因遭遇不幸而痛哭,显示出内心的伤痛。
    • “宋愚得燕石,什袭固以藏。”:宋代的愚者得到了燕石,但却选择将其珍藏,暗示对价值的误解。
    • “至宝终自白,瓦砾归粪墙。”:珍贵的宝物最终会被遗忘,平常的瓦砾却被随意丢弃,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无奈。
    • “遭时自重轻,没世谁短长。”:在这个时代,个人的价值被轻视,生死之间的真正价值又有谁能看清。
    • “仪秦乃赫赫,孔孟徒遑遑。”:秦国曾经显赫,但孔孟的教导似乎显得无力而无效。
    • “仁义信迂阔,功利足富彊。”:仁义和信念显得过于宽泛,而追求功利使人更加富有。
    • “举世已如此,念之热中肠。”: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想到这些,心中不禁热切而伤感。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讽的手法,通过对珍贵与平常、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功利社会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珍贵事物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仁义信念失去实际意义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奇璞:象征着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燕石:代表着表面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矛盾。
  • 瓦砾:象征着被社会所忽略的真实价值。
  • 仁义:象征着理想与信仰,但在现实中却显得过于宽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楚人献奇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无奈
    • 答案: B
  2. “遭时自重轻”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个人价值被重视
    • B. 个人价值被轻视
    • C. 个人价值被忽视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仁义信迂阔”,意思是?

    • A. 仁义的价值被认同
    • B. 仁义显得空洞无力
    • C. 仁义被普遍接受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曹雪芹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王绂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但王绂更倾向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绂研究》
  • 《古诗词鉴赏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