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云轩》
时间: 2025-01-19 14:52: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白话文翻译:
母亲的面容已渐衰老,游子却日渐远离。
路途阻隔千里之遥,心却随孤云飞扬。
云在空中飘荡,我想象它的下面,轻柔的阴影笼罩着庭院。
我怎能获得终生的安养,日子却如斑斓的衣裳般飞舞。
朝廷事务没有固定的安排,岁月流逝何时才能归乡?
我只是徒然地望着,心中自感伤怅,夕阳的景色映照着西山的微光。
注释:
- 慈颜:慈祥的面容,指母亲的脸庞。
- 游子:离家在外的孩子。
- 路阻千里脩:路途遥远且艰难。
- 心逐孤云飞:心里想着像孤云一样自由飞翔。
- 轻阴覆庭闱:轻柔的阴影笼罩着家中的院落。
- 王事靡有程:朝廷的事务没有固定的安排。
- 岁徂曷言归:岁月流逝,何时才能回家。
- 望望徒自伤:只是徒然地望着,感到伤感。
- 暮景西山微:傍晚的景色映照着西山的微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绂(1480-1546),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绂晚年,表达了对母亲日渐衰老的惆怅和对游子离家的思念,反映了家庭情感与人生无常。
诗歌鉴赏:
《瞻云轩》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对比和层次感。开篇通过“慈颜日已衰”将母亲的衰老与游子的远离相结合,揭示了家庭中的亲情与游子对母亲的愧疚,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常以母子之情为主题,表现出深厚的家庭伦理。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心逐孤云飞”不仅表达了游子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家庭的思念。诗人通过“轻阴覆庭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柔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但同时也衬托出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全诗的最后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岁徂曷言归”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于归属感的追寻。诗的结尾则以“暮景西山微”收束,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同时又带有一丝对夕阳西下的美好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慈颜日已衰:母亲的容颜日渐衰老,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担忧与惦念。
- 游子日已违:游子离家日益远去,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拉开。
- 路阻千里脩:千里之路阻碍重重,暗喻归乡的艰难。
- 心逐孤云飞:内心向往自由,但又感到孤独。
- 云飞想其下:想象云下的家,轻柔的阴影象征着思念。
- 轻阴覆庭闱:阴影笼罩着家,表现出对母亲的守护与怀念。
- 何繇获终养: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 日舞斑斓衣:生活如同斑斓的衣裳,形容日子的多姿多彩,却也暗含流逝之意。
- 王事靡有程:对朝廷事务的无奈感叹,暗指生活的无常。
- 岁徂曷言归:时光飞逝,何时能够归家?
- 望望徒自伤:只是徒然地望着,感到心中的伤感。
- 暮景西山微:夕阳西下,景色虽美,却带着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日舞斑斓衣”使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
- 拟人:“云飞想其下”赋予了云以情感,增强了思念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家庭情感与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衰老与离别的感慨,最终引发对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慈颜:象征母爱的温暖与牵挂。
- 游子:象征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思念。
- 孤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追求。
- 轻阴:象征母亲的关怀与家的温暖。
- 西山:象征人生的终点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慈颜日已衰”是指谁的衰老?
- A. 游子
- B. 母亲
- C. 朋友
-
“路阻千里脩”中的“脩”指的是什么?
- A. 阻碍
- B. 旅行
- C. 修建
-
诗的最后一句“暮景西山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伤感
- C. 无聊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王绂的《瞻云轩》和李白的《静夜思》,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诗人在面对游子思乡的主题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的不同。王绂诗中更多的是对家庭的温情与忧伤,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哲理深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某著作
- 《古诗词鉴赏》 - 某书籍
- 《王绂诗选》 - 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