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一作和郭郧寒食)》
时间: 2025-01-01 16:2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建元寺(一作和郭郧寒食)
作者: 李绅
江城物候伤心地,
远寺经过禁火辰。
芳草垄边回首客,
野花丛里断肠人。
紫荆繁艳空门昼,
红药深开古殿春。
叹息光阴催白发,
莫悲风月独沾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的春景,给人一种伤感的氛围。远处的寺庙在禁火的节令里显得孤寂,回首时看到芳草垄边的旅人,心中充满惆怅。野花丛中的人也满怀愁苦。紫荆花在空门的阳光下盛开,红药花在古殿中也绽放着春光。诗人感叹光阴如梭,催老白发,劝诫自己不要因风月而伤感流泪。
注释:
- 物候:指自然现象和气候状态。
- 伤心:形容景色让人感到心痛。
- 禁火辰:指寒食节,古代习俗在这一天禁火。
- 芳草垄:指芳香的草在田垄边。
- 断肠人:形容心中悲痛的人。
- 紫荆、红药:分别指两种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绅(约790-846),字子华,号青山,唐代诗人,出身贫寒,以诗名著称,擅长写田园诗和咏怀诗,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诗人在江城游历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建元寺》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江城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江城物候伤心地”,即以自然景象引入,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忧伤。接下来的“远寺经过禁火辰”,则将个人情感与节令习俗结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芳草垄边回首客”和“野花丛里断肠人”进一步深化了孤独和伤感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在后半部分,紫荆和红药的描绘则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与前面的悲伤形成对比,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悲伤中,也要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然而,诗人最终以“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作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无情的深刻思考,显示出一种既感伤又豁达的情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索,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城物候伤心地:描绘江城的景象让人感到伤心,暗示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共鸣。
- 远寺经过禁火辰:提到寒食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芳草垄边回首客:在草垄旁的旅人,回首时充满了思念。
- 野花丛里断肠人:形象化地表现心中愁苦的人。
- 紫荆繁艳空门昼:春日的光景映衬出空寂的寺庙。
- 红药深开古殿春:古殿的春色与生命的美好形成对比。
- 叹息光阴催白发:感叹时间的流逝带来的衰老。
- 莫悲风月独沾巾:劝诫自己不要因风月之事而流泪。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紫荆繁艳”与“红药深开”,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进行比较,深化主题。
-
主题思想: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失去的惋惜,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江城:象征着诗人的游历与思考的地方。
- 远寺:暗示孤独和宗教的寄托。
- 芳草:象征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野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个人的情感。
- 紫荆、红药: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形成与悲伤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节令是哪个?
- A. 清明节
- B. 寒食节
- C. 中秋节
-
诗人最终劝诫自己不要因何而流泪?
- A. 临别
- B. 风月
- C. 离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绅的《建元寺》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李绅更多的是自我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论文和研究著作,探讨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