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知彼须知此》
时间: 2025-01-01 13:2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知彼须知此
作者: 冯取洽 〔宋代〕
知彼须知此。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
又安得将如廉李。燕坐江沱甘自蹙,
笑腐儒枉楦朝家紫。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叹长淮篱落空疏,
仅馀残垒。读父兵书宁足恃,
击楫谁盟江水。有识者知其庸矣。
多少英雄沈草野,岂堂堂吾国无君子。
起诸葛,总戎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要想了解敌人,首先要了解自己。在筹划攻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合理的规模呢?眼前的景象如同黄昏时分,英勇的壮士却无处发泄心中的气愤。又怎么能指望像廉颇和李广那样的将领呢?燕国坐镇江沱,甘愿自我缩小,笑看那些腐朽的士大夫们徒劳无功的朝政。用与舍,都是徒劳的耳鸣。黄芦白苇迷雾千里,叹息长淮的篱笆空荡荡,剩下的只有残垒。即使读了父亲的兵书,也不能依靠它,划桨的时候又有谁能与江水盟誓呢?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多么的平庸。多少英雄沉沦在草野之中,难道堂堂的我国里就没有君子吗?起用诸葛亮,统领军务吧。
注释
- 彼:指敌人。
- 此:指自己。
- 问筹:询问计策。
- 景色愔愔:形容静谧的景象,犹如日暮时分的宁静。
- 安得:怎么能够。
- 廉李: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廉颇和李广。
- 燕坐江沱:比喻处于安逸状态。
- 腐儒:指那些腐朽的儒生。
- 徒为耳:只是徒劳的声音。
- 长淮:指长江的一段,象征广阔的水域。
- 残垒:只剩下的残垣断壁,表示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取洽,南宋时期的词人,字文和,号思庵,生平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之时,词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才的渴求。
诗歌鉴赏
《贺新郎·知彼须知此》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政治寓意的词作。词的开头“知彼须知此”点明了主题,即在战略和战术上,了解自己与敌人同样重要。全词以问句的形式展开,显示出词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反思。接下来的描写将视线引向黄昏的景象,诗人通过“景色愔愔犹日暮”来传达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情感,表现出壮士心中无处发泄的压抑感。
词中提到的廉颇和李广,象征了历史上那些勇猛而有才华的将领,表达了词人对现状的不满与对英雄的渴望。接着,词人转向对腐朽士人的讽刺,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词中“黄芦白苇迷千里”则生动描绘了迷茫和无助的状态,承接上文,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最后,词人以“起诸葛,总戎事”作结,呼唤有识之士的出现,显示出一丝希望与召唤。整首词情感深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迫切感,展现了作者的抱负与理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知彼须知此:首先提出要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为接下来的论述奠定基础。
- 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询问在策略上如何才能合理的进行攻守。
-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描绘黄昏的宁静与壮士的无奈,暗示当前的困境。
- 又安得将如廉李:感叹现今难以找到像廉颇、李广这样的将领。
- 燕坐江沱甘自蹙:寓意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
- 笑腐儒枉楦朝家紫:讽刺那些腐朽的士人。
- 用与舍,徒为耳:无论是用人还是放弃,都是徒劳无功的。
- 黄芦白苇迷千里:描绘广袤的草野,象征无望。
-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感叹国家的衰败与空虚。
- 读父兵书宁足恃:即使读了兵书也不能依靠,显示出无奈。
- 击楫谁盟江水:呼唤能够共同奋斗的人。
- 有识者知其庸矣:有识之士都能看出这些人的平庸。
- 多少英雄沈草野:表明当今社会英雄辈出却无用武之地。
- 岂堂堂吾国无君子:感叹国家缺乏真正的君子。
- 起诸葛,总戎事:呼唤诸葛亮式的智慧来统领国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芦白苇”,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比喻:用“景色愔愔犹日暮”比喻当前的社会状况,增加了画面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强化了词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对英才的渴望,彰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及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衰败与无奈。
- 壮士:代表有志之士,象征着希望与斗志。
- 廉颇、李广:历史英雄,象征着才华与勇气。
- 江水:象征着浩瀚的历史与不可逆转的现实。
- 残垒:象征着衰败的国家与无望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提到的“廉李”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关羽和张飞
B. 廉颇和李广
C. 曹操和刘备
D. 诸葛亮和司马懿 -
“景色愔愔犹日暮”中“愔愔”的意思是: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D. 美丽 -
词中提到的“黄芦白苇”象征的是什么?
A. 繁荣
B. 迷茫
C. 宁静
D. 高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冯取洽的《贺新郎·知彼须知此》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与对英雄的渴望,但冯取洽的词更加强调对国家现状的反思,而辛弃疾则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均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