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情》

时间: 2024-12-31 07:09:48

新种如今屡请和,玉关边上幸无他。

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种如今屡请和,玉关边上幸无他。
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

白话文翻译:

如今新种的粮食频繁请求和谈,在玉关边境上幸好没有其他的事情。
想要知道北海的艰苦与辛劳,就看看那节毛还剩下多少。

注释:

  • 新种:指新种植的作物。
  • 如今屡请和:现在频频请求和谈,暗示战乱的状态。
  • 玉关:指古代边关,象征着边疆防线。
  • 幸无他:幸好没有其他的事情,表示对现状的感慨。
  • 北海:指遥远的北方海域,可能指代士兵或边疆守卫的艰苦。
  • 节毛:指节约的粮食或物资,暗示物资匮乏。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玉关”可以追溯到《史记》中提及的边防关口,是古代中国北方防守外敌的重要地区。“北海”则可能与古代对北方的认知有关,象征着遥远、艰难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边疆生活的关切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边疆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现状,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对边疆情况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在“屡请和”中,诗人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而“幸无他”则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略带安慰的感慨。最后一句“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暗示着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节约物资的无奈与艰辛。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惨,也让人对士兵们的勇敢与坚韧产生深深的敬意。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种如今屡请和:描述了战乱频繁,粮食问题突出,人们盼望和平的心情。
  2. 玉关边上幸无他:指出在边境虽然局势紧张,但尚无其他更为严重的事态。
  3. 欲知北海苦辛处:引导读者关注北方的艰辛生活,暗示士兵们面临的困苦。
  4. 看取节毛馀几多:通过节约粮食的景象,表达出对士兵生存状态的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新种”和“屡请”和“玉关”和“幸无他”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北海象征着悲惨的生活和艰辛的战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士兵艰苦生活的关注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传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士兵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种: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玉关:象征着边疆的防卫和战乱。
  • 北海:象征着遥远、孤独和艰辛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的城市
    B. 北方的边关
    C. 西方的山脉
    D. 东方的海洋

  2. “新种如今屡请和”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A. 对和平的渴望
    B. 对战争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敬畏

  3. 北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饶的土地
    B. 艰苦的生活
    C. 美好的未来
    D. 安宁的家园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望》: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悲伤和对国家的忧虑,而杨凭的《边情》则更关注于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两者都有对和平的渴望,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