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时间: 2025-01-01 15:1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作者: 杜甫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
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
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
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白话文翻译
严肃的警戒在寒冷的夜晚,前线的军队如同落下的大星。
壮士们心中充满感慨,哀伤的诏书让人心疼精灵。
如今的王者已无战事,书生们的铭文已经刻下。
封侯的愿望显得疏远,写信的人又能为谁而青睐呢?
舞剑的勇士已然绝迹,鸣弓射猎的技能也失去了。
锋利的刀剑行进顺利,猛兽的撕咬也不再腾跃。
赤羽军队的食粮丰盛,黄河的寒冰已至十月。
他们在沙漠之外横行,神速至今无人可比。
哀悼的队伍从青门离去,新修的阡陌通向遥远的绛水。
路人纷纷在雨中哭泣,天意如同狂风飘荡。
部队的精锐仍然锐利,匈奴的气势仍不骄傲。
无缘再见英雄的雄壮,满树的叶子在日光下渐渐萧条。
注释
- 严警:严密的警戒。
- 寒夜:寒冷的夜晚。
- 前军:指前线的军队。
- 壮夫:指勇士、英雄。
- 哀诏:哀悼的命令或诏书。
- 精灵:指勇士或英俊的人物。
- 王者:指君主或帝王。
- 铭:铭文,通常用以纪念某人或某事。
- 封侯:指授予爵位。
- 舞剑:舞动剑器,象征武力。
- 鸣弓:拉弓射箭的声音。
- 铦锋:锋利的刀剑。
- 猛噬:猛烈地撕咬。
- 赤羽千夫膳:指赤羽军队的丰盈食物。
- 黄河:象征大自然的力量和严寒。
- 神速:形容速度极快。
- 青门、新阡、绛水:地名,象征离别与哀伤。
- 天意:指自然的意志或命运。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象征外敌。
- 雄略:英雄豪杰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著称,以“诗圣”闻名于世。杜甫的创作风格多样,涵盖了政治、历史、生活、哲学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是杜甫为悼念武卫将军而作,反映了他对将军英勇事迹的惋惜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士兵牺牲,杜甫通过对将军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的悼念,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和对战士的同情。开篇即以“严警当寒夜”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张和寒冷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残酷。诗中多次提到“壮夫”“精灵”,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敬重,也反映了杜甫对士兵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情感变化。前半部分通过描绘将军的英勇和战斗精神,表现出对英雄的怀念;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现实的深思,表达了对王者无战、士兵命运的无奈与悲哀。尤其是“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一句,极具画面感,描绘了人们因将军的离去而感到的悲伤,展现出一种深切的哀悼情感。
此外,诗中采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气势,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全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体英雄的追思,也有对社会动荡的深思,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严警当寒夜:描绘出寒夜里严密的警戒,暗示战争的紧张气氛。
- 前军落大星:前线军队如同大星陨落,暗示英雄的牺牲。
- 壮夫思感决:壮士们感慨万千,内心的感受愈加坚定。
- 哀诏惜精灵:哀悼的命令让人心疼那些英俊勇敢的将士。
- 王者今无战:如今的君主没有战争,暗示和平的表象下隐藏的危机。
- 书生已勒铭:书生们已为将军刻下铭文,表明对英雄的铭记与怀念。
- 封侯意疏阔:封侯的愿望显得遥不可及,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
- 编简为谁青:写信的人又能为谁而青睐,感叹命运的无常。
- 舞剑过人绝:舞剑的勇士已然绝迹,表现出对武力的惋惜。
- 鸣弓射兽能:过去拉弓射猎的技能,暗示武功的失传。
- 铦锋行惬顺:锋利的刀剑行走顺利,表现出武器的无用。
- 猛噬失蹻腾:猛兽的撕咬失去活力,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 赤羽千夫膳:赤羽军队的食物丰盈,暗示士兵的需求。
- 黄河十月冰:黄河的冰冷象征着严冬与死亡。
- 横行沙漠外:在沙漠外自由横行,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
- 神速至今称:神速无与伦比,表现出对士兵的赞美。
- 哀挽青门去:哀悼的队伍从青门离去,表现出离别的哀伤。
- 新阡绛水遥:新修的阡陌通向遥远的绛水,象征着追忆与怀念。
- 路人纷雨泣:路人因将军的去世而纷纷落泪,表现出社会的悲痛。
- 天意飒风飘:天意如狂风飘荡,表现出无奈与无法掌控的命运。
- 部曲精仍锐:部队的精锐仍然锐利,表现出国防的力量。
- 匈奴气不骄:匈奴的气势并不骄傲,表现出外敌的威胁。
- 无由睹雄略:再无机会见到英雄的雄壮,表现出对历史的惋惜。
- 大树日萧萧:大树在阳光下渐渐萧条,象征着英雄的凋零。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排比:如“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等句,增强了叙述的力度。
- 象征:如“黄河十月冰”象征严酷的环境与战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对英雄的追思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通过对将军的悼念,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武士精神的崇敬,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与对人性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夜:象征战争的严酷与压迫。
- 壮夫:象征勇士的精神与豪情。
- 青门:代表离去与哀悼的地点。
- 黄河:象征自然的威力与战事的影响。
- 赤羽:表现军队的力量与资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前军落大星”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将军的英勇
B. 战斗的激烈
C. 士兵的牺牲
D. 军队的胜利 -
“哀挽青门去”中的“青门”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情感
C. 一种仪式
D. 一种武器 -
诗中提到的“匈奴”象征什么? A. 内部战争
B. 外敌威胁
C. 友好的民族
D. 古代传说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诗,表达战乱中的忧国之情。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现思乡之情,与《故武卫将军挽歌》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春秋》(左思)与《故武卫将军挽歌》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对历史的叙述,而后者则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对英雄的追思。
- 通过比较,读者可以体会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