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妃出浴图》
时间: 2025-01-04 07:5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温泉暖滑留余香,
芙蓉出水红生光。
宝钗义髻嚲龙凤,
力困未必忺霓裳。
斂衣侧步无穷意,
犹胜朝来海棠睡。
谁知迎洗锦绷儿,
已在华清赐浴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杨贵妃在温泉中沐浴的美丽场景。温泉的水温暖滑腻,散发着余香,仿佛是芙蓉花从水中绽放,娇艳欲滴。她头上的宝钗和发髻如同龙凤般华丽,尽管美丽,但仍然有些疲困,未必能保持霓裳的华美。她轻轻斂衣,侧身而行,似有无尽的韵味,甚至超过了清晨海棠的梦境。谁又知道她在这迎接洗浴的时刻,其实早已在华清池享受过这种赐浴的待遇呢?
注释:
- 温泉: 温暖的泉水,通常指的是洗浴的地方。
- 芙蓉: 指的是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宝钗、义髻: 指的是装饰在头上的珠宝和发饰,突出其华丽。
- 力困: 形容疲倦,未必能保持最佳状态。
- 霓裳: 指美丽的华服,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斂衣: 收拢衣服,意指整理仪容。
- 海棠睡: 比喻美丽的海棠花,形容如梦的状态。
- 华清: 指华清池,是唐代著名的温泉,杨贵妃喜爱的洗浴之地。
典故解析:
本诗以杨贵妃为题,反映了她的美丽与奢华。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以绝世的美貌和才情著称。华清池是她常去的洗浴之地,象征着权力和奢华。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对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杨贵妃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以诗歌表达情思见长,擅长描写美人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对唐诗的回顾与反思时期,诗人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美人的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杨妃出浴图》是一首描绘杨贵妃出浴情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贵妃的美丽与优雅。开篇的“温泉暖滑留余香”,不仅描绘了温泉的温暖,也营造了一种柔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水中。接下来的“芙蓉出水红生光”更是将杨贵妃比作出水芙蓉,鲜艳而娇美,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貌。
“宝钗义髻嚲龙凤”一句则通过对头饰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华贵与身份。诗中“力困未必忺霓裳”一语,传达出一种对美丽背后疲惫的感慨,似乎在暗示着美丽与痛苦并存的命运。最后几句描绘了杨贵妃在洗浴时的优雅姿态,表达了她的无尽魅力,这种魅力甚至胜过了晨间的海棠花,令人心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杨贵妃的绝世风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与美的短暂。这种对美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思考,构成了诗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温泉暖滑留余香: 描绘温泉的舒适与香气,设置温暖的氛围。
- 芙蓉出水红生光: 将杨贵妃比作出水的芙蓉,突出了她的美丽。
- 宝钗义髻嚲龙凤: 形象地描绘了她华丽的发饰,彰显身份与地位。
- 力困未必忺霓裳: 表达出对美丽背后疲惫的感慨。
- 斂衣侧步无穷意: 描绘她整理衣服时的优雅,暗示她的风韵无穷。
- 犹胜朝来海棠睡: 比喻她的美丽超越了晨间的海棠花。
- 谁知迎洗锦绷儿: 反问句,带出她早已在华清池享受过洗浴的奢华。
修辞手法:
- 比喻: “芙蓉出水”比喻杨贵妃的美丽。
- 对仗: “宝钗义髻”和“力困未必”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 最后一句使用反问,增加了诗的深度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杨贵妃美丽与命运的思考,既赞美了她的绝世风华,又隐含了对其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温泉: 代表享乐与放松。
- 芙蓉: 象征美丽与纯洁。
- 宝钗: 代表华贵的身份。
- 霓裳: 象征美丽与高雅。
- 海棠: 象征梦幻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荷花
- B. 海棠
- C. 菊花
- D. 梅花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来描绘杨贵妃的华丽?
- A. 温泉
- B. 宝钗
- C. 海棠
- D. 霓裳
-
诗中提到的华清池有什么历史背景?
- A. 仅供王公贵族使用
- B. 是杨贵妃常去的洗浴之地
- C. 是著名的诗人聚会地点
- D. 是古代的皇家园林
答案:
- A. 荷花
- B. 宝钗
- B. 是杨贵妃常去的洗浴之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词: 描写林黛玉的优雅与才情,与杨贵妃的美丽形成对比,二者都代表了各自时代的绝世佳人。
解读: 两者都是描写女性美的经典作品,但《长恨歌》更注重叙事与情感的深度,而《题杨妃出浴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突出了瞬间的美丽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