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参与蔡公三首 其一
——刘克庄
蔡公遂委笃,朝野共歔欷。
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
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
白话文翻译
蔡公(蔡京)终于辞世,朝廷和百姓共同悲伤。
您没有给子孙留下一点负担,王朝却将以大礼送您回归。
风波如此急促,世间的人物显得极其稀少。
自古以来难以传承的美德,今天没有一个可以指责的。
注释
- 蔡公:指蔡京,宋代著名的宰相,因其政治手段和个人风格颇具争议。
- 委笃:指辞世,含有对其品德的认可。
- 朝野:指朝廷与百姓。
- 冕:古代的冠冕,象征地位与权力。
- 衮:指皇帝的袍子,象征皇权。
- 风涛:比喻政局风波动荡。
- 眇然稀:形容人物稀少,指社会的英才和能人。
- 难全传:难以传承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韶,号石叟,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气概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为主。刘克庄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挽参与蔡公三首》是刘克庄对蔡京去世的哀悼之作,蔡京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争议,刘克庄在诗中表达对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才华的肯定,也有对其政治生涯的深思。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蔡公的追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开头两句“蔡公遂委笃,朝野共歔欷”直接揭示了蔡京的去世引发的悲伤情绪,体现了朝廷与百姓对其的共同哀悼。接下来的“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则表现了诗人对蔡京清廉品德的赞赏,认为他在世时没有给后代留下负担,反而是以高贵的礼节送他离开,显示了对其一生的尊重。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两句则转向对当时政治风云的感慨,诗人通过“风涛”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政局的不稳定和人才的稀缺,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指出古往今来,传世的美德难以完全保留,而在当今社会中,却也难以找到值得指责的对象。这一结尾不仅让人感到惋惜,也引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蔡公遂委笃,朝野共歔欷:蔡京最终去世,朝廷和百姓都为其感到悲痛。
- 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蔡京没有给子孙留下负担,王朝将以礼仪送他回归。
-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政局如此动荡,真正的人才却显得稀少。
- 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自古以来美德难以传承,而如今也没有一个可以被指责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涛”比喻政局的动荡。
- 对仗:诗中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最后一句“今无一可讥”在表面赞美的同时,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蔡京的追悼,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物的稀缺,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德传承的无奈。诗人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带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事变化的敏感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蔡公:象征着一个复杂的人物,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 冕和衮:代表权力与地位,强调政治的厚重。
- 风涛: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人物:代表社会中的英才,反映出人材的缺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蔡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安石
B. 蔡京
C. 苏轼
D. 陆游 -
诗中提到的“风涛”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政局的动荡
C. 个人情感
D. 家庭关系 -
最后一句“今无一可讥”意指什么? A. 当今社会没有值得指责的人
B. 古往今来的人都可以被指责
C.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肯定
D. 所有人都应该受到批评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苏轼: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但刘克庄的诗更倾向于对当下社会的忧虑,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展现了对个人情感和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挽参与蔡公三首 其一》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