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题夕秀词》
时间: 2025-01-17 08:4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藕孔魂迷,槐穴梦阑,秋气萧瑟。斜街冷社题襟,酒外窗痕山色。隔纱烟语,绛幡谁系金铃,番风凋尽群芳魄。眇眇正愁予,听山阳邻笛。岑寂。水西声断,梓里珠沉,恨犹堆积。万海千桑,镜里都成衰白。佩零环缺,拚教泪铸新词,劫尘不滓花间屐。残蜡渐成灰,剩春蚕丝碧。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迷失了在藕的孔隙里,梦境在槐树的洞穴里渐渐消散,秋天的气息萧瑟而来。斜街上冷冷清清,题写的社名在酒楼外的窗痕中与山色交融。隔着纱窗,我听到了烟雾中的低语,谁把绛色的幡挂在金铃上;秋风让群芳的灵魂都凋零。我的愁绪正浓,听着山阳邻居的笛声,令人感到寂静。西边的水声断绝,故乡的珍珠沉没,心中的恨仍然堆积。万海千桑的景象,镜中只剩衰白。佩戴的铃铛缺失,拼尽全力让泪水铸成新词,劫难中的尘埃不再沾染花间的鞋履。残留的蜡烛渐渐变成灰烬,剩下的春蚕丝仍是碧绿的颜色。
注释:
- 藕孔:藕的孔隙,象征着梦的迷失。
- 槐穴:槐树的洞穴,象征着梦境的消逝。
- 斜街冷社:指冷清的街道和社团。
- 绛幡:红色的幡,常用于祭祀或装饰。
- 金铃:象征美好事物的声音。
- 水西声断:水边的声音断绝,暗示孤独。
典故解析:本诗中提及的“藕孔”与“槐穴”可联想到古诗中对梦境的描绘,常用来表现心境的迷惘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出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傍晚,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石州慢 题夕秀词》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季傍晚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藕孔魂迷,槐穴梦阑”便引入一种梦幻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过往的眷恋与内心的迷失。接着,斜街冷社的描述更是增强了孤寂的氛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萧瑟的秋风中变得无比苍凉。
在诗的中段,通过“隔纱烟语”和“绛幡谁系金铃”,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展示出一种朦胧而又淡淡的忧伤。听着邻居的笛声,诗人又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周围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水西声断、梓里珠沉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通过“佩零环缺,拚教泪铸新词”,诗人不仅在追忆过去,也在努力重塑自我,试图用泪水铸造新的词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对抗命运的勇气与内心的挣扎,让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藕孔魂迷,槐穴梦阑”:表达对梦境的迷失和现实的困扰。
- “秋气萧瑟”:描绘秋天的凄凉氛围。
- “斜街冷社题襟”:展现环境的冷清与孤独。
- “酒外窗痕山色”:酒楼外的景象与内心的孤寂相互映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藕孔”比喻梦的迷失。
- 拟人:如“群芳魄”,使花朵具有灵魂的特质。
- 对仗:如“万海千桑”展现大气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呈现了一种浓厚的秋日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藕:象征梦与情感的深度。
- 槐:与思念和往事相连。
- 秋气:代表悲伤与萧条的时节。
- 珠沉:象征珍贵的记忆被埋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a) 藕孔
b) 槐穴
c) 月亮
d) 珠沉 -
诗中提到的“绛幡”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忧伤
c) 祝福
d) 祭祀
答案:
- c) 月亮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徐志摩《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 王蛰堪与李白在孤独与思念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的情感更加细腻、沉郁,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王蛰堪诗集》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