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书斋壁》
时间: 2025-01-04 08:5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
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
丹药验方非畏死,文章排闷不求名。
是间幽事君知否?莫怪经秋少入城。
白话文翻译:
我随性而为,弹琴读书,正合我的情趣;
乍一阵寒意,偏偏喜欢小窗透进的明亮光线。
煮着粟米与僧人畅谈,故意种下芭蕉树,期待雨声的到来。
炼丹药,验方并不惧怕死亡;写文章,排遣烦闷不求名声。
这些幽静的事,你是否知道?别怪我秋天少进城。
注释:
- 随分:随意,随性。
- 乍寒:忽然变冷。
- 甖粟:甖是煮食的器具,粟是谷物,意指煮粟米。
- 故种:特意种植。
- 丹药:指炼制的药物,通常与长生不老相关。
- 非畏死:并不害怕死亡。
- 排闷:解闷,排遣忧愁。
- 幽事:幽静或隐秘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后的动荡,对国家的前途极为关注,作品内容丰富,涉及诗、文、词等多个领域。陆游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淡泊明志的闲适生活。
创作背景:
《题书斋壁》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书卷及生活琐事的热爱。诗作反映了作者在动荡的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一种不求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题书斋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中陆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描述自己在书斋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随分琴书适性情”来传达自己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超然。
“乍寒偏爱小窗明”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寒冷的天气中,明亮的窗光让人感到温暖,这种细腻的观察表现出作者的生活情趣。接下来的两句“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描绘了他与僧人间的对话,显示出一种人际交流的温暖,同时种植芭蕉的意图也是对自然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丹药验方非畏死”与“文章排闷不求名”进一步揭示了陆游对生命和名利的看法,他追求的是一种高洁的精神境界,勇于面对生命的终点,而非仅仅在乎世俗的成就。这种态度在最后两句中得到了升华,作者以幽事自问的方式,邀请读者思考他所追求的内心世界,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随分琴书适性情”——随意而为,琴书相伴,适合自己的情趣。
- “乍寒偏爱小窗明”——忽然的寒意中,偏爱明亮的小窗,让人感到温暖。
- “旋煎甖粟留僧话”——煮粟米与僧人交谈,展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故种芭蕉待雨声”——特意种植芭蕉树,期待雨声的到来,象征对自然的向往。
- “丹药验方非畏死”——炼丹药、验方,并不害怕死亡,表达一种超然态度。
- “文章排闷不求名”——写作排遣烦闷,不在乎名声,体现出一种淡泊心态。
- “是间幽事君知否?”——这些幽静的事情,不知你是否了解?
- “莫怪经秋少入城”——别怪我在秋天少去城中,暗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乍寒偏爱”和“故种待雨声”形成对比。
- 比喻:用“丹药”象征精神追求。
- 拟人:将雨声与期待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陆游内心的丰富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琴书:象征文化修养和内心的宁静。
- 小窗:代表生活中的光明与希望。
- 芭蕉: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和对自然声音的渴望。
- 丹药:象征追求长生与精神的超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随分琴书适性情”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随性而为
- C. 忧虑重重
-
“乍寒偏爱小窗明”中“小窗明”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和希望
- C. 黑暗
-
诗中提到的“丹药”主要象征:
- A. 财富
- B. 精神追求
- C. 朋友关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陆游的《题书斋壁》都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的忧虑,而陆游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