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时间: 2025-01-19 16:51:29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

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

争来致词何至此。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

筵羞石髓劝客餐,

灯爇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失乡县处,

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行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
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白话文翻译

渔舟在武陵水中轻轻摇摆,
钓鱼者抛下鱼线,顺流而去,误入桃花源数里。
在清澈的溪水中寻觅,漫天的花朵如绵绵细雨,
我踏着花瓣寻找小径,来到洞口前。
洞门前乌黑的烟雾缭绕,
我在暗处走了几步,突然碰见光明。
世俗的人们惊恐的看见了仙子,
纷纷前来致词,怎么会来到这里。
片刻间,冰雪的容颜全被打破,
笑着询问人间的事情。
我因叹息隐居于此,播种美玉,
却不知人间如同风烛般脆弱。
宴席上羞于用石髓劝酒,
松脂的灯火留我宿住。
鸡鸣犬吠声远远传来,
晨色朦胧中五彩云霞绽放。
渔人振衣走出门,
满庭花朵纷乱无路可走。
我突然害怕失去乡县,
一息之间不肯离开桃源。
桃花满溪水如同明镜,
尘心如同污垢难以去除。
那位仙人一出门便寻不见踪影,
至今流水依旧,山峦重重叠叠。

注释

字词注释

  • 招招:摇摆的样子。
  • 拖纶:指钓鱼时放下鱼线。
  • 桃源:指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境地。
  • 清源:清澈的水源。
  • 苍黑:形容洞口的黑暗。
  • 毛骨惊:形容非常害怕。
  • 冰雪颜:比喻纯洁的容颜。
  • 石髓:一种美味的食物。
  • 松脂:松树流出的树脂,常用作灯油。
  • 晓色葱笼:晨光朦胧的样子。
  • 花纷纷:花朵满地。
  • 尘心:指世俗的心情或烦恼。

典故解析

  • 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是指一个与世隔绝、平和美好的地方。
  • 隐身来种玉:比喻隐居生活,追求超脱。
  • 风烛:比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弼,号宗臣,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桃源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借助桃花源的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诗歌鉴赏

《桃源行》是一首描绘理想境界的诗,借助渔舟误入桃花源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桃花源的美丽与宁静,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国度。诗起初描绘了渔舟漂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进入桃源,描绘出四周盛开的花朵与清澈的溪水,展现出一种祥和与美好的生活图景。随后,诗人通过与“仙子”的对话,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思考与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桃源生活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桃花虽美,却难以洗去内心的尘埃,隐居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令诗人感到深深的不安与恐惧。最终,诗人意识到即使桃源再美好,终究也难以长久,留下的只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渔舟何招招:描绘渔舟轻轻摇摆的情景,生动形象。
  2. 浮在武陵水:地点明确,武陵水是桃花源的背景。
  3. 拖纶掷饵信流去:描写渔人的钓鱼活动,展现自然的宁静。
  4. 误入桃源行数里:渔人无意间进入了桃花源。
  5. 清源寻尽花绵绵:形容桃源的美丽与宁静,水清花艳。
  6. 踏花觅径至洞前:通过自然的景象引入洞口。
  7. 洞门苍黑烟雾生:对洞口的描写,营造神秘感。
  8. 暗行数步逢虚明:进去后突然遇见光明,象征希望。
  9. 俗人毛骨惊仙子:世俗人惊恐于仙子的到来,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敬畏。
  10. 争来致词何至此:人们纷纷前来,表现出对桃源的好奇。
  11. 须臾皆破冰雪颜:短暂的时间内,纯洁的面容被打破,象征内心的复杂。
  12. 笑言委曲问人间:仙子们带着笑容,询问人间的事。
  13. 因嗟隐身来种玉:隐居的愿望,意味着追求理想。
  14. 不知人世如风烛:对人世无常的感悟,令人反思。
  15. 筵羞石髓劝客餐:宴席的描绘,体现出对生活的享受。
  16. 灯爇松脂留客宿:温暖的灯光,表现出桃源的安宁。
  17. 鸡声犬声遥相闻:自然的声音,增添生活气息。
  18. 晓色葱笼开五云:晨曦中的美景,展现出桃源的宁静。
  19. 渔人振衣起出户:渔人准备出门,象征着对现实的回归。
  20. 满庭无路花纷纷:花满地的情景,反映出对桃源的留恋。
  21. 翻然恐失乡县处:突然意识到对乡土的眷恋,内心动摇。
  22. 一息不肯桃源住:不愿意离开桃源,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
  23. 桃花满溪水似镜:桃花盛开的美景,象征理想的纯洁。
  24. 尘心如垢洗不去:内心的烦恼无法去除,反映现实的无奈。
  25. 仙家一出寻无踪:仙人的神秘消失,留给人无限遐想。
  26. 至今流水山重重:流淌的水与重叠的山,表现出桃源的永恒与现实的交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满溪水似镜”,通过比喻形象展现美景。
  • 拟人:如“鸡声犬声遥相闻”,赋予声音以情感。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与无奈。诗歌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世俗烦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好与理想,代表隐逸生活的向往。
  • 溪水:象征清澈与宁静,体现心灵的纯净。
  • 洞口:象征进入理想世界的入口,充满神秘感。
  • 仙子:象征美好的存在,代表理想与向往。
  • 鸡犬:象征生活的气息,反映世俗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渔舟何招招”描绘的是哪种情景?
    A. 渔舟摇摆
    B. 渔舟沉没
    C. 渔舟驶离
    D. 渔舟停泊

  2. “桃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历史遗迹
    D. 普通村庄

  3. “尘心如垢洗不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人间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桃花源的理想生活。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另一首诗,表达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桃源行》均描绘了美好自然景色,但《春江花月夜》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桃源行》则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陶渊明全集》
  • 《刘禹锡诗文选》

相关诗句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下一句是什么

拖纶掷饵信流去,上一句是什么

拖纶掷饵信流去,下一句是什么

误入桃源行数里。上一句是什么

误入桃源行数里。下一句是什么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上一句是什么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下一句是什么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上一句是什么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下一句是什么

俗人毛骨惊仙子,上一句是什么

俗人毛骨惊仙子,下一句是什么

争来致词何至此。上一句是什么

争来致词何至此。下一句是什么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上一句是什么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下一句是什么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上一句是什么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下一句是什么

筵羞石髓劝客餐,上一句是什么

渔舟何招招,下一句是什么

浮在武陵水。上一句是什么

浮在武陵水。下一句是什么

拖纶掷饵信流去,上一句是什么

拖纶掷饵信流去,下一句是什么

误入桃源行数里。上一句是什么

误入桃源行数里。下一句是什么

清源寻尽花绵绵,上一句是什么

清源寻尽花绵绵,下一句是什么

踏花觅径至洞前。上一句是什么

踏花觅径至洞前。下一句是什么

洞门苍黑烟雾生,上一句是什么

洞门苍黑烟雾生,下一句是什么

暗行数步逢虚明。上一句是什么

暗行数步逢虚明。下一句是什么

俗人毛骨惊仙子,上一句是什么

俗人毛骨惊仙子,下一句是什么

争来致词何至此。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