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同座》

时间: 2025-01-01 14:49:51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青黛眉毛如新生的嫩芽,秋天的蓬松白发渐渐侵袭着两鬓。为了追求欢乐而等得太晚,心中对老去的怨恨愈发加深。即使在灯下轻舞,酒后吟唱依然能引起我的兴致。可在花丛中我却不愿意去插足,心中仍是觉得不甘。

注释:

  • 春黛:春天的青色眉毛,形容眉毛如春天的新芽般嫩绿。
  • 双蛾:双眉,形容眉毛修长如蛾翅。
  • 秋蓬:秋天的蓬松头发,形容衰老。
  • 谋欢:追求欢乐。
  • 薄解:轻轻解开,指舞动。
  • 尤能:尤其能够。
  • 酒后吟:喝酒后吟唱,形容醉后的豪情。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衰老的感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青春与老去的普遍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描绘社会生活与人情世故,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作品著称。

创作背景:

《赠同座》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在宴席上对欢乐的追求与惋惜。可能是在一次聚会上写下,表达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赠同座》是白居易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之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秋交替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变化。诗的开头以“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来对比青春与衰老,展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春天的青葱与秋天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衰老的无奈。

接下来的“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感叹在追求欢乐时错过了青春的最好时光,因而对老去的无奈与怨恨愈加深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虽然在灯下轻舞,酒后吟唱,依然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但通过“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则表露出对青春恋恋不舍的情感。在欢聚之中,诗人依然无法摆脱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黛双蛾嫩:描绘春天的眉毛如新芽般嫩绿,象征青春的美好。
  • 秋蓬两鬓侵:秋天的白发逐渐侵袭,暗示着老去的无奈。
  • 谋欢身太晚:追求欢乐的机会已经晚了,流露出对时光的惋惜。
  • 恨老意弥深:对老去的感受愈加深刻,表现出内心的痛苦。
  • 薄解灯前舞:在灯下轻舞,象征着对生活的热情。
  • 尤能酒后吟:即使在酒后仍能吟唱,表现出醉后的乐趣。
  • 花丛便不入:却不愿意插足花丛,隐喻对爱情或青春的拒绝。
  • 犹自未甘心:心中仍然不甘于现状,体现出对青春的留恋。

修辞手法:

  • 对比:春秋的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张力。
  • 拟人:将衰老和青春赋予情感。
  • 象征:春天象征青春,秋天象征衰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追忆,虽在聚会上仍然热情,但心中对老去的无奈与不甘始终萦绕,呈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黛:年轻、活力、希望。
  • 秋蓬:衰老、失落、无奈。
  • 灯下舞:夜晚的欢愉与美好时光。
  • :放纵与欢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黛双蛾嫩”中的“春黛”指的是: A. 秋天的白发
    B. 春天的眉毛
    C. 夏天的阳光

  2. 诗中“谋欢身太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欢乐的无所谓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C. 对老去的骄傲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在描写青春与衰老的情感上各有千秋,白居易更注重细腻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常通过豪放的饮酒作乐来表达对青春的追求。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