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赠举之)》

时间: 2025-01-19 21:53:59

冥冥云屿两经秋。

落霞收。

断烟留。

小阁凉生,清馥凝金虬。

乘兴开颜那草草,烦玉腕,举琼舟。

明年此日楚江头。

极层楼。

望丹丘。

只恐溪山,千里碍凝眸。

重倚阑干相忆处,寻过雁,作书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冥冥云屿两经秋。落霞收。断烟留。小阁凉生,清馥凝金虬。乘兴开颜那草草,烦玉腕,举琼舟。明年此日楚江头。极层楼。望丹丘。只恐溪山,千里碍凝眸。重倚阑干相忆处,寻过雁,作书邮。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云岛上,秋天已经过去两次,落日的余晖渐渐消失,烟霞缭绕,留下一丝淡淡的痕迹。小阁楼里,凉意渐生,清香如金龙般凝聚。兴致勃勃地笑着,却又匆忙,烦扰着玉腕,举起了那只琼浆玉酒的船。明年的今天,站在楚江的岸边,极目远眺那层楼,眺望着丹丘。只怕那溪山千里之外,会阻碍我凝望的视线。重倚在栏杆上,想念往日的地方,想着那只雁,写封信寄给你。

注释:

  • 冥冥:形容昏暗、不明的样子。
  • 云屿:云雾缭绕的岛屿,表明环境的幽美。
  • 落霞:日落时的霞光,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清馥:清香的气息,形容环境的宁静。
  • 琼舟:美好的船,这里指象征着美好生活的象征。
  • 楚江:指的是长江的一段,楚地的江水,象征着思乡之情。
  • 重倚阑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梅溪,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而受到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友人的赠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色,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江城子(赠举之)》是一首充满对友人思念与美好回忆的词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日的景色,将自然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开篇的“冥冥云屿两经秋”,便引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接下来的描写,落霞与断烟的美好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小阁楼中的“清馥凝金虬”,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雅,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在“乘兴开颜那草草,烦玉腕,举琼舟”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欢愉与短暂,仿佛在说即使生活再美好,聚会的时光终将过去。

“明年此日楚江头”,则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定信念。最后几句,重倚阑干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思念,雁的意象则暗示着书信的传递,承载着思念的情感。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冥冥云屿两经秋:暗示时间的流逝,描绘秋天的景象。
  2. 落霞收:日落时的霞光消散,象征着美好的瞬间过去。
  3. 断烟留:烟雾缭绕,留存着瞬间的美好。
  4. 小阁凉生:小阁楼里渐渐生出凉意,暗示时节的变化。
  5. 清馥凝金虬:清香如金龙般凝聚,表现环境的优雅。
  6. 乘兴开颜那草草:表达在美好情境下的欢愉。
  7. 烦玉腕,举琼舟:象征生活的繁忙与短暂的欢乐。
  8. 明年此日楚江头:期待重聚的时刻。
  9. 极层楼:极目远望,展现诗人的视野。
  10. 望丹丘:眺望远方的山丘,象征思念。
  11. 只恐溪山,千里碍凝眸:表达对距离的担忧。
  12. 重倚阑干相忆处:重倚栏杆,回想往日。
  13. 寻过雁,作书邮:借雁传书,表达思念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馥凝金虬”,把气息比作金龙,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冥冥云屿”和“落霞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屿:象征着梦幻与远方。
  2. 落霞:象征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3. 小阁:代表宁静的栖息地。
  4. 琼舟: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冥冥云屿两经秋”中的“冥冥”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昏暗
    C. 清晰
    D. 喧闹

  2. 诗中提到的“琼舟”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美好的生活
    C. 遥远的思念
    D. 自由的旅行

  3. “明年此日楚江头”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友人的到来
    B. 自然的变化
    C. 生活的安宁
    D. 未来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洪适的《江城子(赠举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前者侧重于秋日的景象和思念,后者则通过月下的孤独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两者在情感上互为映衬,共同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