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四 潜园初夏杂兴》
时间: 2025-01-08 23:5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四 潜园初夏杂兴
作者: 魏元旷
云破晚星疏。花暗庭除。
天垂旷野月来初。
昏黑中多交午影,四面棂虚。
寂寞子云居。半亩刚余。
旧时作赋比相如。
深夜梦回茶灶棱,剩箸丹书。
白话文翻译
云层散开,晚星显得稀疏;
花朵在庭院中暗淡无光。
天边的月亮刚刚升起,笼罩旷野。
在昏暗中,影子交错,四周窗棂空虚。
我在这寂寞的云居中,
仅剩半亩的土地。
回想往昔,写诗赋文的情景,
在深夜梦中回到茶灶旁,剩下的箸子和丹书。
注释
- 云破:云层散开的意思。
- 晚星:夜晚的星星,通常指傍晚时分。
- 花暗:花朵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显得暗淡。
- 庭除:庭院,除指去掉的意思,指庭院的清幽。
- 旷野:开阔的野外。
- 交午影:指影子在昏暗中交错。
- 棂虚:窗棂空虚,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子云:指李白的“子云”,以比喻旧时的文学成就。
- 半亩刚余:诗人自述,现有的土地已不多。
- 作赋比相如:相如是指古代的文学家,诗人自谦作赋不如昔日。
- 深夜梦回:在梦中回忆过往。
- 茶灶棱:指茶灶的边角,表明生活的细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和人文,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致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夏,诗人身处潜园,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透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其四 潜园初夏杂兴》是魏元旷在一个宁静的夏夜中所作,诗中通过云、星、花、月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首联“云破晚星疏”,开头便展现出夜空的清澈,给人一种心灵的洗涤。接着“花暗庭除”,则是将视角引入庭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天垂旷野月来初”,描绘了月亮初升之时的宁静与辽阔,令人心生向往。
在“昏黑中多交午影,四面棂虚”中,诗人通过描写影子的交错,表现出一种空寂的感觉,而“寂寞子云居”则将内心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子云”不仅是对古人的怀念,也表现出诗人与过去文学的对比与反思。
最后两句“深夜梦回茶灶棱,剩箸丹书”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过往,回忆起旧日的生活点滴,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整首诗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破晚星疏:描绘云层散开,星星显得稀疏,创造出一种宁静的夜空。
- 花暗庭除:花朵在暗淡的庭院中,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天垂旷野月来初:天际月亮刚升起,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 昏黑中多交午影,四面棂虚:昏暗中影子交错,窗户四周空虚,传达出孤独感。
- 寂寞子云居:在这孤寂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孤独。
- 半亩刚余:自我反省,自己现有的生活空间已经不多。
- 旧时作赋比相如:对过去文学成就的怀念。
- 深夜梦回茶灶棱,剩箸丹书:梦中回到旧时的生活,留下的仅是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子云”来比喻文学成就的失落。
- 拟人:暗示自然界的情感,赋予花、月等自然元素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变幻与不定。
- 星:象征希望与遥远的梦想。
- 花: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月:孤寂与思念的象征。
- 影:迷茫与交错的人生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晚星”指的是什么时间的星星? A. 清晨
B. 傍晚
C. 正午 -
“半亩刚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富裕
B. 空间的局促
C.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深夜梦回茶灶棱”暗示了什么? A. 对旧时生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魏元旷的《浪淘沙 其四 潜园初夏杂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通过月亮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但魏元旷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怀旧,而李白则是对酒对月的放浪形态,两种情感基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 《当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魏元旷生平与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