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三》

时间: 2025-01-09 14:30:16

家祭愿无忘。

遗语心伤。

中原北定复南疆。

地下有知翁应喜,一统炎黄。

天际海苍苍。

白日辉煌。

灵旗黑虎尚飞扬。

建座祠堂招毅魄,来享烝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祭愿无忘。
遗语心伤。
中原北定复南疆。
地下有知翁应喜,一统炎黄。
天际海苍苍。
白日辉煌。
灵旗黑虎尚飞扬。
建座祠堂招毅魄,来享烝尝。

白话文翻译:

在家祭时希望不要忘记先辈的教诲,留给我们的遗言让人心伤。中原地区的北方已被征服,南疆也重新归属。地下的先人若知晓,定会感到高兴,因为国家已经重新统一。天边的大海浩瀚无垠,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灵旗与黑虎仍在飘扬,准备建立一座祠堂来招引英勇的灵魂,来享受祭祀的盛宴。

注释:

  • 家祭:家庭祭祀,指对先祖的祭奠。
  • 遗语:留下的遗言或教导。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历史上常用来代表国家的核心区域。
  • 地下有知翁:指已故的先人,假设他们在阴间仍能知晓人间之事。
  • 一统炎黄:指中华民族的统一,炎黄是古代对中华民族的称呼。
  • 灵旗黑虎:灵旗指祭祀用的旗帜,黑虎象征勇猛的精神。
  • 烝尝:指祭品的享用,古代祭祀时对神灵的供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诗人,以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其诗风格沉稳,情感真挚,常以古典形式表达现代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历史变迁之际,国家统一的背景使得诗人对先辈的追思和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和对历史的铭记。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其三》以家祭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诗中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国家的复兴,情感深沉而真挚。开篇的“家祭愿无忘”点明了祭祀的主题,表明了对祖先教诲的重视和对历史的反思。而“遗语心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表现出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接下来的“中原北定复南疆”,描绘了国家统一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期待。诗中提到“地下有知翁应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先辈的敬仰与寄托,仿佛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也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

“天际海苍苍,白日辉煌”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反映出国家复兴的光明前景,诗人以此来激励后人继续奋斗。而“灵旗黑虎尚飞扬”更是展现了民族自豪感与勇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结尾部分提到“建座祠堂招毅魄,来享烝尝”,表达了对英勇先烈的追念与怀念,祭祀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激励。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逐步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祭愿无忘:表达对先人的敬重与怀念。
  2. 遗语心伤:感慨历史遗留的伤痛。
  3. 中原北定复南疆:描述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
  4. 地下有知翁应喜:对先人的期盼,若能知晓此景定会欣慰。
  5. 一统炎黄:强调中华民族的统一。
  6. 天际海苍苍: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象。
  7. 白日辉煌:象征光明的未来。
  8. 灵旗黑虎尚飞扬:表现民族精神的延续。
  9. 建座祠堂招毅魄:希望建立祠堂以纪念先烈。
  10. 来享烝尝:表示对先人的祈愿与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国家的繁荣。
  • 拟人:赋予先人以情感,使其能知晓人间之事。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祭的描写,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与自豪,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祭:象征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 地下有知翁:代表着先人的灵魂与智慧。
  • 灵旗:象征着民族精神。
  • 烝尝:代表对先人英灵的祭奠和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家祭愿无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忘却历史
    • B. 对先人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地下有知翁应喜”中的“翁”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先人
    • C. 诗人自己
  3. 诗中提到的“灵旗”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民族精神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冯延巳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但卢前更侧重于对先人精神的追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的困境与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语言艺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