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梢梢岸上柳,粼粼岸下波。
晴云羃远岫,东风扇微和。
去冬身耕植,连春无干戈。
田畯知此意,种秫应更多。
白话文翻译:
在岸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水面上波光粼粼。
晴朗的天空映衬着远处的山峦,东风轻轻地吹来,带来一丝温和。
过去的冬天我在田里耕作,春天继续耕种,没有战乱的干扰。
农夫明白这种道理,种植秫米的应当更多。
注释:
- 梢梢:指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摇动的样子。
- 粼粼: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 羃:指轻薄的云彩。
- 岫:指山的形状,常用来形容远处的山峦。
- 干戈:指战争,这里指没有战争的干扰。
- 田畯:指农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他的资料多源于诗作。曹勋的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耕生活的赞美,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农耕生活,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富饶。
诗歌鉴赏:
《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此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柳树和水波的描写,营造了一幅清新宁静的乡村画面,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晴空与远山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暖阳的温暖和轻风的拂面。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自身的耕种经历,传达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没有战争的干扰,农夫们能够安心耕作,发展农业,体现了对农耕文化的认同与推崇。最后一句“田畯知此意,种秫应更多”则是对农民的鼓励,表达了希望农民们在安定环境中能够更加努力耕作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梢梢岸上柳:柳树在岸边轻轻摇曳,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粼粼岸下波:水波闪烁,描绘出宁静的水面,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晴云羃远岫:远处的山峦在晴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迷人,映出诗人的悠然心境。
- 东风扇微和:东风轻轻拂来,带来春天的温暖,象征着和谐的自然环境。
- 去冬身耕植:回忆过去的冬天,诗人努力耕作,展现了农人对土地的热爱。
- 连春无干戈:春天继续耕作,没有战争的干扰,突出和平的重要性。
- 田畯知此意:农民们理解了这种生活的意义。
- 种秫应更多:鼓励农民种植更多的作物,期望农业丰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晴云羃远岫,东风扇微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和水波被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活泼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与农耕生活,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力,代表春天的生机。
- 水波:象征宁静与和谐。
- 晴云:象征明朗的心境与美好的未来。
- 东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梢梢岸上柳”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柳树摇曳
- B. 繁华的市场
- C. 冬天的寒风
- D. 雪花飞舞
-
诗句“去冬身耕植”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享受假期
- B. 辛勤耕作
- C. 参加战争
- D. 游山玩水
-
诗中提到的“田畯”指的是谁?
- A. 商人
- B. 农民
- C. 诗人
- D. 游客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感受。
- 王维的《田园乐》:反映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勋与王维的田园诗,王维的诗更注重道理与心灵的表达,而曹勋则偏重于具体的自然描绘与生活状态,展现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