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雪示儿辈二首》

时间: 2025-01-01 11:45:19

改岁晴和两月悭,雨声兼闰湿长安。

江海已挟春风嫩,朔雪犹飞腊月寒。

老境亟寻篝火暖,此怀不放酒瓶乾。

珠幢玉蕊明心目,写入清吟异日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岁雪示儿辈二首
作者: 曹勋

改岁晴和两月悭,
雨声兼闰湿长安。
江海已挟春风嫩,
朔雪犹飞腊月寒。
老境亟寻篝火暖,
此怀不放酒瓶乾。
珠幢玉蕊明心目,
写入清吟异日看。


白话文翻译:

新年刚刚开始,天气晴和,然而已经过去的两个月却显得格外寒冷。长安的雨声时常伴随着湿气,令人感到阴冷。江海之间已开始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但北方的雪花依旧在腊月中飞舞,寒意未减。我在老境中急切地寻求篝火的温暖,却又无奈地放不下那瓶美酒。那珠帘和玉蕊在我心中闪耀,写下的清雅吟唱,留待将来细细品味。


注释:

  • 改岁:指新年。
  • 晴和:天气晴朗温和。
  • :这里指寒冷。
  • 闰湿:闰月的湿气。
  • 江海:指水域,象征春意。
  • 朔雪:北方的雪,意指寒冷。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老境:年老时的境地。
  • 篝火:篝火,象征温暖。
  • 此怀:此时的心情和情怀。
  • 珠幢玉蕊:形容美丽的事物,代表美好的愿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写了初春时节与冬天的对比,以及对温暖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酒瓶”可象征着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勋,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新年之际,正值腊月与春天交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初春的气候变化与内心的期待,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新岁雪示儿辈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曹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诗的开头以“改岁晴和两月悭”引入,透出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新年本应是温暖、欢庆的时刻,但两个月的寒冷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失落。接着,诗人描绘了长安的阴雨天气与春风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寒冷。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温暖的渴求,提到篝火与酒瓶,这不仅象征着对生活温暖的追求,也传达了对友人相聚、欢庆的期盼。最后的“珠幢玉蕊明心目”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希冀,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体现了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曹勋通过对季节变化的巧妙运用,传达了人们对温暖、幸福的向往,令人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情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改岁晴和两月悭:新年开始,天气晴和,但过去的两个月却显得寒冷。
    2. 雨声兼闰湿长安:长安的雨声带来湿气,气候阴冷。
    3. 江海已挟春风嫩:江海之间已感受到春风的温暖。
    4. 朔雪犹飞腊月寒:北方的雪仍在腊月中飘飞,寒意未减。
    5. 老境亟寻篝火暖:年老的境地急切寻求篝火的温暖。
    6. 此怀不放酒瓶乾:此时的心情无奈地放不下酒瓶。
    7. 珠幢玉蕊明心目:珠帘和玉蕊在心中闪耀。
    8. 写入清吟异日看:写下的吟唱,将来细细品味。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春风与腊月的雪进行对比,突出季节变化的矛盾。
    • 比喻:用“珠幢玉蕊”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内心的美好愿望。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盼和对过去寒冷日子的反思,表达了对温暖、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春风:代表温暖与希望。
  • 朔雪:象征寒冷与孤寂。
  • 篝火:象征温暖与团聚。
  • 酒瓶:象征往昔的欢乐与怀念。
  • 珠幢玉蕊:象征美好愿望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温暖
    B) 寒冷
    C) 多雨
    D) 晴和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所谓
    C) 失望
    D) 厌恶

  3. 诗中提到的“酒瓶”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生活
    B) 过去的欢乐
    C) 未来的希望
    D) 友情

答案

  1. C) 多雨
  2. A) 期待
  3. B) 过去的欢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强调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写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