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道士归天台
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
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道士的高洁无法留住,离去又能说些什么呢?世间的人都在追求世俗的事物,而你却是独自钟情于道理。小路渗透着银色的光辉,瀑布声传到石城。日后若是想起你,愿把那金桃分享。
注释:
- 道高:指道士的高尚品德或道行。
- 留不住:即使道士的品德再高,也无法长久留在世间。
- 举世皆趋世:世人都在追求世俗的名利。
- 金桃:金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可能指的是珍贵的友谊或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道士,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以山水、道教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一位道士时所作,表达了对道士高洁品德的钦佩和对其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道士归天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贯休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道士的高洁与世俗的对比。开头两句“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道士的高尚品德虽令人敬仰,但在世俗中却难以长久,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接着,诗人进一步分析世人皆趋于世俗,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冷眼旁观。诗中“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面,既象征着道士所追求的宁静境界,也映衬了他与世俗的隔绝。最后一句“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不仅是对未来美好回忆的寄托,也暗示着对道士友谊的珍视。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贯休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高留不住:道士的高尚品德无法长久留存于世。
- 道去更何云:道士离去后又能说些什么呢?
- 举世皆趋世:世间的人都在追逐世俗的事物。
- 如君始爱君:像你这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的意义。
- 径侵银地滑:小路在月光下显得光滑如银。
- 瀑到石城闻:瀑布的声音传到石城,清脆悦耳。
- 它日如相忆:在将来的某一天,若想起你。
- 金桃一为分:愿把那金桃与君分享,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品德比作高峰,强调其崇高。
- 拟人:用“道去”赋予道士以人的属性,增加情感色彩。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道士的高洁和世俗的纷扰展开,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贯休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士:象征理想与高尚。
- 银地:象征宁静和美好,代表一种理想的境界。
- 金桃:象征珍贵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道士”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的名利
B. 高尚的理想
C. 自然景色 -
“径侵银地滑”中的“银地”指的是什么? A. 田地
B. 月光下的道路
C. 银色的河流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
B. 珍惜与回忆
C.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多强调旅途的艰辛与朋友间的深情。相比之下,贯休的《送道士归天台》则更集中于道士的高洁与世俗的对比,展现了更深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