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子 其二 银莲
花头碎剪玉玲珑。
学白莲开不学红。
花意怯春闲帖水,
人心逐絮乱随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银莲花的娇美,花瓣如同碎玉般玲珑。它仿佛在学习白莲的高洁而不愿模仿红莲的妖艳。花儿在春日的水面上显得有些害羞,而人们的心情却像随风飘荡的柳絮一般,难以安定。
注释
- 花头:指花的顶部或花冠。
- 碎剪:形容花瓣如同被剪碎的玉石,形态美丽。
- 学白莲开不学红:意思是它只愿意学习白莲的高洁,不愿意学习红莲的艳丽。
- 怯:害怕,畏惧。
- 闲帖水:轻轻地依偎在水面上。
- 逐絮:追逐飘动的柳絮。
- 乱随风:随风而动,心情不定。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莲花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纯粹。白莲和红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美德和个性,白莲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红莲则常常与风情和热烈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白莲”与“红莲”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品格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濂,明代诗人,字君复,号岚亭,晚号梅溪,浙江人。他在诗词、散文、戏曲等多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尤其以古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高洁品格的时期。莲花作为文化象征,常出现在文人笔下,表达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采莲子 其二 银莲》以银莲为主角,巧妙地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展现了花的娇美与恬静。首句“花头碎剪玉玲珑”不仅描绘了银莲花的外貌,更通过“碎剪玉”一词,突显了花的脆弱与精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白莲”和“红莲”,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中“花意怯春闲帖水”,将花的羞怯与水面结合,展现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最后一句“人心逐絮乱随风”,则通过柳絮的飘散,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不安,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对人心浮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高濂卓越的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头碎剪玉玲珑:描绘银莲花的精致美好。
- 学白莲开不学红:表现出银莲花对高洁的追求,拒绝华丽的外表。
- 花意怯春闲帖水:花虽美丽,却在春日阳光下显得有些羞怯,暗示了脆弱与内向。
- 人心逐絮乱随风:表达了人心的浮躁,难以安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玉,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花有“怯”的情感,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对仗:如“学白莲开不学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银莲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心浮动的现实,表现了对自然与人心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莲:象征纯洁、高雅,代表了理想的品德。
- 白莲:象征高洁,追求高尚的情操。
- 红莲:象征艳丽,代表物质与世俗的诱惑。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反映内心的情绪状态。
- 柳絮:象征人心的漂浮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花头碎剪玉玲珑”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a) 碎花瓣
b) 精致的花朵
c) 高洁的品德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学白莲开不学红”,表达了对____的追求。
-
判断题:诗中“人心逐絮乱随风”反映了人心的稳定和安宁。(对/错)
答案:
- b) 精致的花朵
- 高洁品德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莲》——王维
- 《白鹭洲头》——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高濂的《采莲子 其二 银莲》与李白的《白鹭洲头》进行比较,前者强调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人心浮动的思考,而后者则通过白鹭和自然景物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两者在意象表现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