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兵长句十韵》
时间: 2025-01-04 07:3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兵长句十韵
作者:杜牧 〔唐代〕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
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落雕都尉万人敌,黑槊将军一鸟轻。
渐见长围云欲合,可怜穷垒带犹萦。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征的壮阔场面和战略考量。开篇提到上党在战争中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而邯郸则是秦国的巨大牺牲。接着,诗人质疑那些想要独占土地的年轻人,认为圣主并不因私欲而轻易出兵。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北方的玄象和诗人们的咏叹,表达了对东征的赞美。诗中提到的马武和终军,都是古代著名的将领,暗示出征必将勇猛无比。之后提到朝堂中的策略,期待尧舜时代的和平。最后描绘了东进的军队如雷霆般怒吼,南方的楚军气势如虹,军阵纵横交错,最终呼应出征的凯歌。
注释
- 上党: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战略要地。
- 邯郸:古代城市,秦国重创之地。
- 狂童:指年轻的勇士或将领。
- 圣主:贤明的君主。
- 玄象:天象,暗示天命。
- 羽林:指皇帝的亲军。
- 楚甲:楚国的军队。
- 即墨:古地名,今山东省,象征着光辉。
- 黑槊:黑色的长矛,象征威力。
- 凯歌:胜利的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骈文闻名,代表作有《秋夕》、《清明》等。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历史题材和政治时事为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战乱与政治动荡时期。杜牧通过此诗表达对东征的支持与期待,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东兵长句十韵》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壮志豪情的诗作。杜牧在诗中通过对战争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军事的壮丽场面,更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忧虑。开头的“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直接引入战争背景,展现出战争的惨烈与必要性。诗中对“狂童”的质疑,显示了他对年轻将领的冷静思考,认为盲目的战争并非明智之举。
接着,诗人运用多种意象,如“羽林东下雷霆怒”和“楚甲南来组练明”,生动描绘了军队的气势与士气,展现出对胜利的渴望与期待。最后,“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以乐观的语气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全诗在结构上严谨,语言上精炼,充分展现了杜牧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党争为天下脊:上党是战略要地,被争夺意味着国家安全。
- 邯郸四十万秦坑:提到邯郸的战斗,暗示大规模的牺牲。
- 狂童何者欲专地:质疑年轻将领是否对战争有足够的理智。
- 圣主无私岂玩兵:强调君主应当无私,战争不应因私欲而起。
- 玄象森罗摇北落:天象不安,暗示战争的来临。
- 诗人章句咏东征:诗人以诗歌歌颂东征,表达对国家的支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军队比作雷霆,形象生动,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战争与国家命运展开,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党:象征着战略与争夺。
- 邯郸:代表牺牲与战争的惨烈。
- 羽林:象征着皇权与军队。
- 黑槊:代表着武器和战斗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牧的“狂童”指的是谁? A. 年轻的将领
B. 老年人
C. 文人
D. 平民 -
诗中提到“上党”是用来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的战略要地
C. 田地
D. 文化 -
“凯歌应是新年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战争的惧怕
D. 绝望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杜牧的《东兵长句十韵》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杜牧更强调历史的沉重感与策略,而李白则着重于豪情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