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浦寄黄惟雅
作者: 佘翔 〔明代〕
江夏怜新别,
论交十载情。
停舟依柘浦,
下榻恋芝城。
风雨花间啸,
琴樽竹下迎。
即今馀梦寐,
隔水听啼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江夏我对刚刚的离别感到怜惜,
回想我们十年的交情。
停船在柘浦旁,
下榻于我所爱的芝城。
在风雨中我在花间高歌,
在竹下我与琴樽共享欢愉。
如今只剩余梦,
隔着水面听那啼鸣的黄莺。
注释
字词注释:
- 怜: 同情、怜惜。
- 交: 交情、交往。
- 停舟: 停船。
- 依: 靠近、依靠。
- 下榻: 停留、住宿。
- 恋: 依恋、眷恋。
- 啸: 高声歌唱。
- 樽: 酒樽,象征饮酒。
- 即今: 现在、此时。
- 馀梦寐: 只剩下梦中的回忆。
- 隔水: 隔着水面。
- 啼莺: 黄莺在鸣叫。
典故解析:
- 江夏: 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湖北省江夏区,历史上是文人墨客常游之地。
- 芝城: 指代诗人心中美好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名,表现对故乡或某地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佘翔,明代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黄惟雅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惆怅,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黄惟雅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惆怅。开篇以“江夏怜新别”引入,立刻带出离别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回顾与友人长达十年的情谊,通过“停舟依柘浦,下榻恋芝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体现了对友人的依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风雨花间啸,琴樽竹下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光,生动而具象,仿佛可以听见那悠扬的琴声与歌声。最后两句“即今馀梦寐,隔水听啼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谊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整个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夏怜新别: 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怜惜。
- 论交十载情: 说明与友人交往已久,情谊深厚。
- 停舟依柘浦: 描绘停船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下榻恋芝城: 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芝城可能是心之所向。
- 风雨花间啸: 诗人在自然中高歌,表现出豪情。
- 琴樽竹下迎: 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
- 即今馀梦寐: 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 隔水听啼莺: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隔着水面听到鸟鸣。
修辞手法:
- 比喻: “琴樽竹下迎”中用琴与酒樽比喻生活的雅趣。
- 拟人: “隔水听啼莺”赋予莺鸣以人情感,增添了思念之情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情感真挚,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夏: 象征故乡,表达人生的归属感。
- 柘浦: 自然景观,代表宁静与优美。
- 芝城: 象征美好回忆与理想的生活。
- 黄莺: 代表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夏”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省
B. 广东省
C. 江苏省 -
“论交十载情”中的“十载”意味着多久?
A. 十年
B. 五年
C. 一年 -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啼莺”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欢聚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比较佘翔的《南浦寄黄惟雅》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佘翔则更为细腻和温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佘翔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南浦寄黄惟雅》这首诗,希望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