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树岩泉景尽奇,
登临深恨访寻迟。
长楼未得于何记,
犹有君能雅和诗。
白话文翻译:
云雾缭绕,树木、岩石和泉水的景色都极其奇特,
我在登高远望时,深感遗憾,寻访的脚步太慢。
长楼的记忆为何难以追寻,
唯有你能与我共吟雅致的诗篇。
注释:
- 云树:云雾笼罩的树木,表示自然景色的美丽。
- 岩泉:山岩和泉水,象征自然的清幽。
- 登临:登高远望,游览。
- 深恨:深感遗憾或失望。
- 长楼:指高楼或长亭,可能是游览过程中的某个地点。
- 雅和诗:优雅和谐美好的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诗歌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哲学家。他主张“心即理”,强调道德修养与自然的和谐,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周敦颐游览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费君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独自游览时的孤独感和对诗歌交流的渴望。
诗歌鉴赏:
《和费君乐游山之什》是一首充满自然哲思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云树岩泉景尽奇”描绘了山水的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云雾环绕、树木苍翠、岩石峻峭、泉水潺潺,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奇妙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登临深恨访寻迟”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在游览过程中因景色之美而生出的遗憾和失落。诗人似乎在感叹,虽然自然景色令人心驰神往,但追寻的过程却显得漫长而缓慢,暗示着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往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最后两句“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长楼的记忆虽难以追寻,但与友人共同吟咏诗歌的时光却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通过“君能雅和诗”一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也强调了诗歌的美好与力量。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周敦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树岩泉景尽奇:描绘了云雾、树木、山岩和泉水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自然的奇妙。
- 登临深恨访寻迟:表达了在游览时的遗憾与失落,强调了追寻美的过程中的无奈。
- 长楼未得于何记:提到高楼的记忆难以追寻,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犹有君能雅和诗:表示尽管有些东西难以追忆,但与友人共吟诗歌的时光却是美好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奇特的画卷,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云树岩泉”与“长楼未得”,形成了整齐的结构和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自然之美与人际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游山的过程中,体会到美好与遗憾并存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云树: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生命的活力。
- 岩泉:代表着清澈与坚韧,传达出自然的宁静和力量。
- 长楼:象征着高远与怀旧,寄托了人对往昔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感到深恨的原因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太美
- B. 访寻的脚步太慢
- C. 友人不在身边
- D. 长楼的记忆难以追寻
-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
- A. 自然
- B. 友人费君
- C. 诗人自己
- D. 山水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但在背景和情绪上更显伤感。
- 《登高》(杜甫)则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更为深沉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周敦颐诗文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