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象》

时间: 2025-01-01 06:53:06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房兀坐万机休,
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
而今只在眼前头。

白话文翻译:

在书房里静坐,万事都暂时搁置,
阳光温暖,微风轻柔,草色显得幽深。
谁说这两千年的往事已远去,
其实如今就在我们眼前。

注释:

  • 书房:书房,指读书或写作的地方。
  • 兀坐:静静地坐着,形容专注而不被打扰。
  • 万机:万事,形容各种事务。
  • 日暖风和:阳光温暖,微风和煦,描绘了温馨的自然环境。
  • 草色幽:草色幽暗,指草的颜色深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二千年:指历史悠久的事件,这里指代的可能是周易的文化传承。
  • 远事:遥远的事情,强调时间的跨度。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二千年远事”可能指的是周易的悠久历史。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影响深远,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其哲理依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漳浦,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诗人。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和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读易象》是在周敦颐醉心于易学的基础上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哲学思考的热爱。诗中表达了古老智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读易象》这首诗展现了周敦颐对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诗人描述自己在书房中静坐,万事抛诸脑后,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状态似乎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领悟周易的深刻含义。接下来,诗人利用自然景象的描绘(“日暖风和草色幽”),将读书的环境与心境结合,体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美感。

最后两句反转了前面的宁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遥远的历史是否真的遥远?诗人以此引出周易的智慧,强调古老的思想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系。历史并不是一段遥远的记忆,而是我们可以随时触及的智慧源泉。这种思考不仅彰显了周敦颐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古代智慧指导现实生活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房兀坐万机休:在书房里静静地坐着,暂时放下所有事务,表达出一种沉静的心境。
  2. 日暖风和草色幽:阳光温暖,微风轻柔,草色幽深,这里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营造了静谧的读书氛围。
  3. 谁道二千年远事:质问那些认为古老智慧与现实无关的人,强调时间的无关紧要。
  4. 而今只在眼前头:指出古代的智慧与哲理如今依然鲜活,提醒人们重视传统文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古老智慧的重要性,借助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明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反而可以为当今人们提供指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房:象征着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 日暖风和:代表着和谐的自然环境,暗示内心的安宁。
  • 草色幽:体现了自然的深沉与静谧,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书房兀坐”中的“兀”字的意思是: A. 高大
    B. 静静
    C. 空旷
    D. 复杂

  2. “日暖风和草色幽”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3.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强调: A. 古老智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C. 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历史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静夜思》和《读易象》都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李白的作品更多在于情感的抒发,而周敦颐则强调了古老智慧对当下的指导意义,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周敦颐《易传》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