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一 次周美成》
时间: 2025-01-19 20:0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年不踏长安道。整顿乾坤济时了。水边时伴鹭鸥群,竹里日教宾客到。南园日暖寻芳草。坐爱溪荷摇翠葆。日长无事即神仙,未信朱颜容易老。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何时没有走在长安的大道上?整理好天地,时局也已平定。水边时常伴随着鹭鸥群,竹林中常常会有宾客莅临。南园的日子温暖,正好去寻觅芳草。我坐在这里,喜欢看溪水边的荷花摇曳,日子漫长无所事事就像神仙一样,我却不相信美丽的容颜会轻易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年:何时,指问时间。
- 不踏:不曾踏上,走。
- 整顿:整理、安定。
- 泉:水源,这里指水边。
- 宾客:客人,朋友。
- 南园:指南边的园子。
- 寻芳草:寻找花草,春天的景致。
- 坐爱:坐在这里喜欢。
- 溪荷:指溪水边的荷花。
- 神仙:指如神仙一样的悠闲状态。
- 朱颜:美丽的面容。
典故解析:
- 长安道: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历史。
- 神仙:古代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代表着闲适与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96年-1576年),字子懋,号安斋,明代文学家,官员。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他的作品语言清新,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其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开篇“何年不踏长安道”引入了长安这个历史文化的象征,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整顿乾坤济时了”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安定的期待。他在水边与鹭鸥为伴,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竹里日教宾客到”,则传递出一种人际交往的温暖和友好。
诗中“南园日暖寻芳草”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诗人闲情逸致,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坐爱溪荷摇翠葆”中,溪水与荷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与欣赏。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永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折射出明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年不踏长安道:每年都在长安的道路上行走,暗示思乡与对故土的怀念。
- 整顿乾坤济时了: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
- 水边时伴鹭鸥群:在水边看到鹭鸥,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竹里日教宾客到:竹林中常有朋友来访,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
- 南园日暖寻芳草:在温暖的南园中寻找花草,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坐爱溪荷摇翠葆:喜欢坐在溪边,看荷花摇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日长无事即神仙:悠闲的生活状态,如同神仙般自在。
- 未信朱颜容易老:不相信美丽的容颜会轻易衰老,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悠闲生活比作神仙,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水边时伴鹭鸥群,竹里日教宾客到”,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溪荷摇动似在与人交流,增添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青春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故乡与历史。
- 鹭鸥: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竹:象征高洁与友谊。
- 南园:象征温暖与生机。
- 溪荷:象征美丽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长安道”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长安
- C. 南京
- D. 北京
-
“坐爱溪荷摇翠葆”中的“溪荷”指的是什么?
- A. 溪水
- B. 荷花
- C. 溪边的草
- D. 竹子
-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珍惜
- C. 忽视
- D. 渴望
答案:
- B. 长安
- B. 荷花
- B. 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玉楼春》的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夜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而《玉楼春》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闲适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夏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