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04 09:50:19

朝朝花下催梳掠。

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

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犹见云端红袖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郑文焯 〔清代〕

朝朝花下催梳掠。
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
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
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
犹见云端红袖著。

白话文翻译:

每天在花下催促梳妆,
镜子前轻轻化妆,淡淡的香气。
误以为春眠比花儿还要浓,
梦中也不离开山水的乐趣。
在横塘的一个晚上,烟雾缭绕停泊。
回头望去,琴台的景象似乎遥不可及。
半空的塔影映在西边的夕阳里,
依稀可见云端上红袖轻拂。

注释:

  • 朝朝:每天,形容时间的重复性。
  • 花下催梳掠:在花下催促着梳妆,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时光的珍惜。
  • 镜槛:镜子前的架子,展示女性梳妆的环境。
  • 香妆澹薄:淡淡的香气和轻薄的妆容,体现了女子的清雅。
  • 误伊春睡:意指误以为春天的睡眠比花的美更浓厚,表达了对春天的迷恋。
  • 横塘一夕:指在横塘的一个傍晚。
  • 琴台: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象征着文人高洁的情趣。
  • 塔影:古塔的影子,充满了诗意。
  • 云端红袖:指在云端中飘动的红色衣袖,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61-1730),字子华,号秋水,江苏人,清代诗人和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与情感,兼具风雅与情趣。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美、爱情的追求以及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既有对女性妆扮的细致刻画,也有对于春日景色的悠然向往。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与女子妆扮的词作,整体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深邃。通过“朝朝花下催梳掠”的描写,词人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同时,词中“误伊春睡比花浓”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迷恋,仿佛春天的美丽和温柔能够令人的心灵沉醉。接着,词人又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横塘一夕和烟泊”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最后,词人用“犹见云端红袖著”来结束,意境悠远,给人留下一种美好的遐想。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清新的自然意象,情感真挚,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朝花下催梳掠:每天在花下,催促着自己梳妆,展现出对美的向往。
  2. 镜槛呵香妆澹薄:在镜子前轻轻化妆,香气淡薄,体现了女子的清雅。
  3. 误伊春睡比花浓:误以为春天的睡眠比花儿更浓厚,表达了对春天的迷恋。
  4. 暂梦不离山水乐:梦中也不离开山水的乐趣,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5. 横塘一夕和烟泊:在横塘的一个傍晚,烟雾缭绕,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6. 却望琴台天样隔:回头望去,琴台的景象遥不可及,体现了对往事的追忆。
  7. 半空塔影落西曛:古塔的影子映在西边的夕阳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景象。
  8. 犹见云端红袖著:依稀可见云端上飘动的红袖,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睡比花浓”,将春天的美与花的美进行比较,加深了意境。
  • 拟人:如“镜槛呵香妆”,赋予物体以人的动作,使场景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美丽与青春。
  2. :象征自我审视与内心的渴望。
  3. :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时光。
  4.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5. 琴台:象征文人雅集与高洁的情趣。
  6. 塔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追寻。
  7. 红袖:象征美丽的女子与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郑文焯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横塘”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处风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妆容

  3. 诗中“误伊春睡比花浓”的意思是?
    A. 春天的梦境比花更美
    B. 春天的睡眠比花更香
    C. 春天的感觉比花更浓厚
    D. 春天的阳光比花更灿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文焯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