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急雨惊秋晓》
时间: 2025-01-06 08:11: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秋雨惊醒了清晨,今天的秋风来得比往年早。举杯吟唱,真该珍惜这晚风和夕阳的余晖。可惜莲花已经凋谢,莲房还很小。岸边的苹草怎能称得上人情的美好?有些话语,只能在醉酒中去摘取,荷花朝着小道生长。无论是道还是荷花,人都比去年显得苍老许多。
注释
- 急雨:突然降下的大雨,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秋晓:秋天的清晨,意味着季节的转换。
- 一觞一咏:一杯酒一首诗,描述饮酒作诗的情景。
- 莲房:莲花的果实,象征着未成熟的希望。
- 汀苹:岸边的浮萍,常用来描写水边的景象。
- 醉折:饮酒后摘取,暗示着在醉意中追求快乐。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莲花常被视为纯洁和美好的象征,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诗中“人比去年总老”的感慨,也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诗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诗词创作丰富多彩,风格多样,尤其擅长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观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雨季,诗人借助秋雨的突如其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宋代诗词的典雅与深邃。
诗歌鉴赏
《品令·急雨惊秋晓》是一首极具秋意的词作,传达了诗人对秋季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急促的秋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引子,勾起了他对过往的思绪。诗的开头以“急雨惊秋晓”直入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瞬间拉近了读者与秋天的距离。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一觞一咏”表达了与友人共饮时的惬意与欢愉,同时又暗含着珍惜当下的情感。接下来的“可惜莲花已谢”,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叹,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如白驹过隙,不可重来。
整首词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诗意,莲花的凋谢与岸边的苹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后者则代表着现实的平淡与无奈。最后一句“人比去年总老”更是引人深思,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抗拒的,带来的是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急雨惊秋晓”:突如其来的秋雨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
- “今岁较秋风早”:今年的秋风比往年早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饮酒作诗,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 “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莲花的凋谢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 “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岸边的浮萍与草丛,平淡无奇,表达对人情的失落感。
- “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醉酒之中,才会有些言语的流露,荷花在路边静静生长。
- “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无论是道路还是荷花,人总是比去年老去,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雨与心情相结合,突出情感的转折。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景物生动。
- 对仗:如“急雨”与“秋晓”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急雨:象征着突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秋晓:代表了季节的转换与生命的循环。
- 莲花:象征着青春、美好与纯洁。
- 汀苹:反映现实的平淡与无奈。
- 醉酒: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佚名
C. 杜甫
D. 白居易 -
“可惜莲花已谢”中的莲花象征着: A. 幸福
B. 青春与美好
C. 友情
D. 生命 -
诗中提到的“急雨”主要表现了: A. 夏天的热情
B. 秋天的到来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品令·急雨惊秋晓》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均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的词更突出情感的细腻,而该词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描写和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