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时间: 2025-01-19 12:45:02

纹漪涨绿。

疏霭连孤鹜。

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

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

怅游子、归期促。

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

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纹漪涨绿。疏霭连孤鹜。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绿意在水波中荡漾,淡淡的云雾与孤独的野鸭相连。今年的春光,柳絮轻轻飞舞,新竹也日渐茂盛。幽静的小园里,独自开放的嫩绿花朵显得格外寂寞。登高远望,心中仍感不足,怅然若失,游子的归期却又显得紧迫。未来的某年某月,梦中千里之外,依旧会来到这城市的阴溪曲。想必在水波上,有时也会为了故人而驻足凝望。

注释:

  • 纹漪:指水面上细腻的波纹,象征春日的生机。
  • 疏霭:稀薄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孤鹜:孤独的野鸭,象征游子的孤独与寂寞。
  • 轻絮:指柳絮轻盈飘落,表现春天的柔和气息。
  • 凌波:水面,常用来形容水的细腻与柔美。
  • 凝目:专注地注视,表现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纡,宋代诗人,字汝弼,号东篱,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品令》创作于春季,诗中表达了对春日之美的感叹,同时流露出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品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游子的心情。首句“纹漪涨绿”生动地描绘了春水的涟漪,传达出一种柔和的美感,紧接着的“疏霭连孤鹜”则通过孤独的野鸭,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展示了春天的生机,柳树和新竹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复苏。诗中“寂寞幽花”则表达了对于孤独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即便在春天的明媚中,心中也有一份寂寞的情感。

“怅游子归期促”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游子的归期似乎显得紧迫,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几句“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希望未来能够重回故地,与故人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内心的情感波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期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纹漪涨绿:春水荡漾,生机勃勃的景象。
  2. 疏霭连孤鹜:云雾稀薄,孤独的野鸭在水中游弋,暗示孤独感。
  3. 一年春事:春天的美好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4. 柳飞轻絮,笋添新竹:春天的气息,柳树和竹子生长茂盛。
  5. 寂寞幽花:独自开放的花朵,象征孤独。
  6. 独殿小园嫩绿:小园中的嫩绿生机,突显春的生气。
  7. 登临未足:站在高处却感到心中不足,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8. 怅游子归期促:游子归来的期望,时间紧迫。
  9. 他年清梦千里:未来的梦中景象,暗示对未来的展望。
  10. 犹到城阴溪曲:依旧会来到熟悉的地方。
  11. 应有凌波:水面上应该会有。
  12. 时为故人凝目:为故人而驻足凝视,表现对友谊的珍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纹漪涨绿”将水面波纹与春意相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拟人:如“应有凌波”,赋予水面以情感,表现对故人的思念。
  • 对仗:如“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春天的美丽与游子心中的孤独感,结合自然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对故乡和友情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生命与希望,表现自然的复苏。
  • 柳絮:象征柔美与轻盈,表现春天的气息。
  • 幽花:象征孤独与寂静,反映内心的情感。
  • 游子:象征思乡与离愁,代表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鹜”指的是: A. 一种鸟
    B. 孤独的状态
    C. 一种植物

  2. 诗中“怅游子归期促”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喜爱

  3. “应有凌波”中的“凌波”意指: A. 浮云
    B. 水面
    C. 竹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中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形式上更加直接与简洁。
  • 杜甫《春望》:反映了春天的美景与国破家亡的感伤,情感更加沉重。
  • 王维《山中送别》: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离别的惆怅,与《品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