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唐代〕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邹明府前往灵武的情感。作者曾在西畿县担任县宰,三年来未能养肥马匹,看来生活艰难。债务缠身,只能带着剑来偿还,官职结束时满载着书信回家。边疆的雪掩盖了行路的痕迹,林间的寒风透过衣衫,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在灵州,听到清晨的角声,然而客馆的门依然未开,似乎在等待着新的旅途。
注释:
- 曾宰:曾经担任的官职,指县宰。
- 西畿县:指作者曾任职的地方,位于西方的郊区。
- 马不肥:未能养活马匹,反映了生活困苦。
- 债多:债务众多,生活压力大。
- 平剑与:意指用剑来偿还债务。
- 官满:官职结束,意味着即将离任。
- 载书归:满载着书信回家的情景。
- 边雪:指边疆的雪,象征寒冷和艰苦。
- 晓角:清晨的号角声,通常用于军营或城门。
- 客馆未开扉:客栈还未开门,暗示旅途的停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后居住于长安。他的诗作以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贾岛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担任西畿县县宰期间,传达了他对邹明府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朋友前往灵武的祝福与不舍。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生活的艰辛,反映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惑。
诗歌鉴赏:
《送邹明府游灵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贾岛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对朋友的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直接揭示了作者的生活困境,表现出身为官员的无奈与辛酸。这种生活的艰难感与即将离别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戚的氛围。
接下来的"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进一步深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于责任的承担与生活的沉重。诗中提到的“边雪”和“林风”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的孤独感和寒冷的环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则体现了旅途的期待与不安。晓角声的响起,仿佛在提醒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而客馆尚未开门则暗示了不确定性和孤独感。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宰西畿县:我曾担任西畿县的县宰。
- 这句交代了作者的身份与过去的经历。
-
三年马不肥:三年间,马没能养得肥壮。
- 描绘出艰难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
债多平剑与:因债务缠身,只能用剑来偿还。
- 表达了生活的困苦与责任感。
-
官满载书归:官职结束,带着书信回家。
- 体现出一种对离任的感慨。
-
边雪藏行径:边疆的雪掩盖了行路的痕迹。
- 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孤独感。
-
林风透卧衣:林间的寒风透过我的衣衫。
- 进一步描绘寒冷与孤寂的感觉。
-
灵州听晓角:在灵州听到清晨的号角声。
- 预示着新的旅程的开始。
-
客馆未开扉:客栈的门还未开启。
- 暗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等待。
修辞手法:
- 对比:生活的艰辛与离别的情感形成对比,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雪、风、晓角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氛围。
- 象征:马的肥瘦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困窘,书信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朋友的送别,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离别中流露出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马: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自由。
- 雪:象征着寒冷、孤独与艰难的环境。
- 风:传达出一种无情的自然力量,反映出人的脆弱。
- 晓角:象征新的开始与旅途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贾岛的生平主要活动于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边雪”主要是指什么?
- A. 边疆的雪
- B. 山上的雪
- C. 室内的雪
-
“灵州听晓角”中的“晓角”指的是什么?
- A. 清晨的号角声
- B. 晚上的角声
- C. 中午的角声
答案:
- B. 唐代
- A. 边疆的雪
- A. 清晨的号角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贾岛诗作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鼓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自然景象传达离别的情感,与贾岛的细腻感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贾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