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白话文翻译
我寄居在延寿村,与延康村相邻。虽然不喜欢延康村的环境,却爱这里的乡亲。这里的人不是我十年的老友,也不是我九族的亲人。然而,他们有着不朽的言语,这些话语传递着烟山春的气息。
注释
- 寄居:指暂时居住,居住在他处。
- 延寿里:指延寿村,具体地名。
- 延康里:指延康村,具体地名。
- 不爱:不喜欢。
- 不朽语:指永恒的语言、思想。
- 烟山春:指春天的烟雾缭绕的山景,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诗人,字阮籍,号天寅。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而著称。贾岛一生潦倒,时常寄居他乡,但他的诗作却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延康吟》创作于贾岛寄居延寿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环境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在那段孤独的岁月中,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乡里的人的深厚感情,尽管他们并非亲近之人,但却有着不灭的友情与共鸣。
诗歌鉴赏
《延康吟》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延寿村与延康村,表达了对家乡人情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寄居”两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流露出一股淡淡的乡愁。尽管与延康村仅一河之隔,贾岛却对那里的环境不以为然,更加钟情于延寿村的人。他在诗中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超越时间和血缘,正是这种深厚的情感让他宁愿选择这里的人。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更深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语言的永恒性和人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烟山春”的意象,诗人营造出了一种温暖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真谛。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贾岛对乡土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唐诗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居延寿里:诗人居住在延寿村,表明其身份和生活环境。
- 为与延康邻:强调地理位置,指出与延康村相邻。
- 不爱延康里:表达对延康村的不满或冷淡态度。
- 爱此里中人:尽管不喜欢环境,但对这里的人充满了感情。
- 人非十年故:这些人并不是十年老友,表明关系的疏远。
- 人非九族亲:不是九族之亲,突显情感的非血缘性。
- 人有不朽语:这些人有着永恒的言语,表达深刻的思想。
- 得之烟山春:这些话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延康的对比,突显出对延寿人的喜爱。
- 意象:如“烟山春”,构建出一种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反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人际关系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乡土人情的深切眷恋和对永恒友谊的向往。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亲密,但情感的真实与深厚却能跨越时空,形成一种不朽的纽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延寿里:象征着宁静与亲近的乡土情怀。
- 延康里:代表着诗人心中冷漠的环境。
- 烟山春:象征着生机、希望和大自然的美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贾岛的《延康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家乡的怀念
- B. 对延康村的厌恶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诗中的“人有不朽语”意指什么?
- A. 语言的力量
- B. 不再相见的朋友
- C. 时间的流逝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
- 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与贾岛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通过送别表现友情,与贾岛对人际关系的思考相似,但焦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这些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延康吟》的深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