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
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
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白话文翻译:
三十六座晴朗的山峰,伫立在春天的高台上。
我们曾经同宿,如今分别,心中充满离别的怨恨,一同欣赏星月的轮回。
野莺在花园里啼鸣,河上的船桨轻轻划过水面。
我想寄发思念的信札,封存于花下绽放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晴峰:指天气晴朗的山峰。
- 春台:春天的高台,象征春天的气息。
- 同宿:一起住宿,形容亲密的关系。
- 别离恨:离别后的怨恨或惆怅。
- 星月回:星星和月亮的轮回,象征时间的流逝。
- 莺:指黄莺,春天的鸟类,常与美丽的自然相联系。
- 河棹:指船桨。
- 历江来:划过江水,形容船行的状态。
- 相思札:思念的信件。
- 缄封:封存,封印。
- 花下开:在花下绽放,意指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星月回”可以理解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古诗中常见的时间主题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梦窗,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年隐居于山中。他的诗以清新、高洁、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律和七律。
创作背景: 诗作背景可能是在贾岛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和自然意象,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送刘式洛中觐省》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诗的开篇通过“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接着,诗人用“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来突出离别的痛苦与无奈,特别是“星月回”这一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永恒的思念。接下来的“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则将自然景象与人情交融,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最后,诗人通过“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寄予了对友人的思念,信札的寄送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希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离别的深切感怀,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峰三十六:描绘出晴朗的山峰,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自然氛围。
- 侍立上春台:表达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春景的情景。
- 同宿别离恨:强调离别的痛苦,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共看星月回:通过星月的变化,表现时间的流逝。
- 野莺临苑语:描绘自然中鸟鸣的景象,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河棹历江来:描绘船桨划水的情景,暗示着旅途与离愁。
- 便寄相思札:表达寄送思念的愿望,情感真挚。
- 缄封花下开:象征着美好的期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月回”,将星月的变化比作时间的流转。
- 拟人:如“野莺临苑语”,使野莺似乎在与人交流,增强了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伤。诗人在自然中寄托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峰:象征美好、清新,暗示春天的活力。
- 春台:承载了美好时光的场所,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 野莺:象征着生命与活力,暗示自然的美好与自由。
- 星月:象征时间与永恒,反映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相思札: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贾岛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中不包括: A. 山峰
B. 河流
C. 海洋
D. 鸟鸣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送刘式洛中觐省》都体现了思乡与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侧重对故乡的思念,而《送刘式洛中觐省》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贾岛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