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5-01-04 09:24: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作者: 顾随 〔近代〕
少岁无愁,爱将愁字,说又重说。
近日闻人,言愁不觉。
先自扪吾舌。
沙场炮火,深沟弹雨,愁也怎生愁得。
试翘首战云滚滚,江南直到江北。
醉乡忘我,桃源避世,堪笑古人痴绝。
万丈银河。
可能倒挽,静洗平原血。
家山自好,韶华未晚,君莫蹉姹悲切。
浑无寐披衣坐听,声声画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年轻时无忧无虑的状态,喜欢用“愁”这个字来描绘情感,但最近听到别人谈论愁苦,自己却没有感觉。于是,自己默默检查内心。面对沙场的炮火和弹雨,又何必过于愁苦呢?不妨仰望那滚滚的战云,从江南到江北。若能在醉乡中忘却自我,在桃源中逃避世俗,那古人所言的痴迷又何足挂齿?纵然银河万丈,或许也能将这血腥的平原洗净。我的故乡仍然美好,青春也并未消逝,朋友啊,莫要因悲伤而错过可贵的时光。夜深人静,我披衣而坐,倾听那阵阵的画角声。
注释
- 愁字:指忧愁、烦恼的情感。
- 战云滚滚:形容战事频繁,气氛紧张。
- 桃源避世: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没有纷扰的世外桃源。
- 万丈银河:形容银河的浩瀚与壮丽,象征理想与希望。
- 声声画角:指古代军中号角声,传达战争的紧迫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88年-1968年),字子云,号秋水,近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生于江苏,曾留学日本,后参与革命。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创作背景
《永遇乐》创作于动荡的年代,作者在战乱中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苦痛,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超然态度。诗中所表现的“愁”与“忘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时代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永遇乐》在字句的运用上体现出顾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开篇以“少岁无愁”引入,展现了年轻时的无忧无虑,而“爱将愁字”则指出了对情感的过度追求。随着词句的推进,作者逐渐引入战乱的意象,表达了在炮火纷飞的沙场上,愁苦显得多么微不足道。通过“试翘首战云滚滚”的景象,显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超脱和豁达。
而“醉乡忘我”和“桃源避世”的意象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接下来的“万丈银河”暗含着希望与理想,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通过“声声画角”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中蕴含紧迫感的氛围,寓意着即使在战争的阴影下,依然要珍惜时间与生命。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顾随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在乱世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岁无愁:年轻时没有烦恼。
- 爱将愁字:喜欢用“愁”来表达情感。
- 近日闻人,言愁不觉:最近听到别人谈愁苦,自己却没有感觉。
- 先自扪吾舌:先自我反思,检查内心。
- 沙场炮火,深沟弹雨:战争的惨烈场景。
- 愁也怎生愁得:在这样的环境中,愁苦又能如何?
- 试翘首战云滚滚:抬头看看滚滚的战云。
- 江南直到江北:战事遍及南北。
- 醉乡忘我,桃源避世:在理想的世界中忘却自我。
- 堪笑古人痴绝:古人的痴迷实在可笑。
- 万丈银河:象征理想与希望的浩渺。
- 可能倒挽,静洗平原血:或许能将这血腥的平原洗净。
- 家山自好,韶华未晚:故乡依旧美好,青春未逝。
- 君莫蹉姹悲切:朋友啊,莫因悲伤而错过时光。
- 浑无寐披衣坐听,声声画角:夜深人静,披衣而坐,听那阵阵号角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与“战云”相比较,指出愁苦的微不足道。
- 对仗:如“醉乡忘我,桃源避世”,对仗工整,体现了词的韵律美。
- 夸张:如“万丈银河”,强调理想与希望的浩瀚。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面对艰难处境时,作者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与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愁苦的反思,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强调珍惜时间、勇敢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象征烦恼与忧伤。
- 沙场:象征战争与血腥。
- 战云:象征战争的威胁。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银河:象征浩瀚的理想与希望。
- 画角:象征战争中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地名
B. 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C. 战争中的避难所
D. 古代的一个城镇 -
诗中描绘的“沙场”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战争的惨烈
C. 人类的欢乐
D. 生活的平淡 -
“声声画角”指的是什么? A. 号角声
B. 音乐声
C. 自然声
D. 人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顾随 vs. 陶渊明
顾随在《永遇乐》中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超然,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通过描绘世外桃源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厌倦与向往。
参考资料
- 《顾随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词发展史》
- 《陶渊明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