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5-01-14 14:4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蜗蛰庐寒,禽啁山晓,霜迎菊序。
邓尉前尘,罗浮冷梦,似尧年鹤语。
征裘凋敝,奚囊掇拾,剩得鬓霜几缕。
骚心续吟逋赋璟,砚蘸玉泉金露。
香中誓住。教花长恼,枉责约期轻误。
月白昏黄,风梭雨线,心在孤山路。
疏泉傍竹,携锄亲种,拟补巡檐千度。
君休问故乡信息,绮窗着处。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蜗居中,听着鸟儿在山间啁啾,霜冷地迎接菊花的时节。
回忆往昔的邓尉,梦中漫游于冷清的罗浮山,宛如尧年时的仙鹤交谈。
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旧,囊中拾得的不过是几缕白发。
心中骚动,继续吟咏,笔墨沾染着如玉泉般的金色露水。
在香气中立下誓言,任花儿长久恼恨,倒是轻易地错失了约定。
月光洒下,昏黄的夜色,风雨交织,心在孤独的山路上。
稀疏的泉水旁竹子,携着锄头亲自种植,想要补充那千次的巡檐。
你不必再问故乡的消息,我就在这绮丽的窗前。
注释:
- 蜗蛰:指蜗牛蜗居,象征环境的寒冷与孤独。
- 禽啁:鸟儿鸣叫,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 菊序:指菊花的时节,寓意秋天的到来。
- 邓尉:历史人物,象征往昔的辉煌。
- 罗浮:罗浮山,古代道教名山,象征梦境与超脱。
- 鬓霜:头发白了几缕,暗示岁月的流逝。
- 骚心:骚动的心情,表现对诗词的热爱。
- 玉泉金露:象征美好事物的滋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其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为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以自然景物寄托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永遇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开头的“蜗蛰庐寒”便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鸟鸣、菊花、霜降等意象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同时,诗中提到的“邓尉前尘”和“罗浮冷梦”,则引导读者去思考历史与个人经历的交错,诗人不仅在抒发个人情感,更在反思自身的历史与家国情怀。“骚心续吟”表明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尽管生活艰辛,依然愿意用文字记录心中的感悟。
最后,诗中提到的“君休问故乡信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蜗蛰庐寒:描述诗人居住环境的寒冷与寂寞。
- 禽啁山晓:鸟鸣声响起,清晨的宁静被打破。
- 霜迎菊序:霜降时节,菊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邓尉前尘:提到历史人物,暗示对往昔的反思。
- 罗浮冷梦:在梦中游历的罗浮山,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寻。
- 征裘凋敝:生活的困境使得衣物破旧。
- 奚囊掇拾:艰难生活的状况,象征着人生的无奈。
- 剩得鬓霜几缕:岁月的流逝,留下白发。
- 骚心续吟:尽管艰辛,仍然热爱诗歌创作。
- 砚蘸玉泉金露:用美好的事物滋养自己的创作。
- 香中誓住:在香气中立下誓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 教花长恼:花儿因错失约定而感到恼怒。
- 月白昏黄:描绘夜色中的宁静与孤独。
- 风梭雨线:风雨交织,象征生活的挑战。
- 心在孤山路:心灵的孤独与探索。
- 疏泉傍竹:描绘自然的美好,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携锄亲种:以亲身劳动回归自然,体现人生态度。
- 拟补巡檐千度:想要修补过去的遗憾与经历。
- 君休问故乡信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 绮窗着处:诗人在窗前思考,象征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蜗蛰、霜迎等隐喻个人境遇与情感。
- 对仗:如“月白昏黄,风梭雨线”,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花儿的“恼”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蛰:象征孤独与隐居生活。
- 禽啁: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菊序:象征坚韧与秋天的到来。
- 邓尉:历史人物,象征对历史的反思。
- 罗浮:象征梦境与理想的追寻。
- 鬓霜: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邓尉”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历史人物
- c) 自然景物
- d) 诗歌的主题
-
“蜗蛰庐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希望
-
诗中提到的“月白昏黄”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早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d) 夜晚
答案:
- b) 历史人物
- b) 孤独
- b) 黄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月光的依恋。
- 《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哲理思考,风格上与《永遇乐》相似却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自然与人生》
这一系列的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永遇乐》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