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拙观诸公及儿辈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韵》
时间: 2025-01-02 23:4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浓阴深月作春悭,兹夕栖巢鹊不安。
淅沥潜回连夜雨,缤纷遽作勒花寒。
色迷梅径香非远,声抑琴丝润未乾。
西北高楼临缥缈,海山群玉得重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月光透过浓厚的云层,春天似乎也显得迟疑不决。今夜,栖息在树上的喜鹊感到不安,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故。细雨悄然落下,连绵不断,仿佛在为这寒冷的夜晚增添一层凉意。梅花的香气虽然不远,却被迷雾遮蔽,琴声轻柔,却因湿润而未干。远处的高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海和山的景象如同群玉般美丽,令人忍不住想要再次欣赏。
注释:
- 浓阴:指浓厚的阴云。
- 春悭:春天迟疑、犹豫的样子。
- 兹夕:今夜。
- 栖巢:栖息、停留的巢。
- 淅沥:形容细雨的声音。
- 勒花寒:勒花指梅花,寒意袭人。
- 色迷梅径:梅花的色彩迷人。
- 声抑琴丝:琴声轻柔而压抑。
- 润未乾:湿润尚未干燥。
- 缥缈:形容景色朦胧、虚幻。
典故解析:
诗中“栖巢鹊”可联想到传统文化中喜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在春节时。古代文人常用鹊来比喻人间的欢喜与团圆。此外,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诗人追求清白、孤傲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字子道,号澄江,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某个春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夜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情感内敛而深沉。首句“浓阴深月作春悭”以浓厚的阴云和明月的对比,暗示了春天的迟疑与不安。诗人在此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寂寥和微妙的变化。接下来的“兹夕栖巢鹊不安”,则通过鹊的情态,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不安的情感。
细雨的描绘“淅沥潜回连夜雨”,展现了春夜的柔和与细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雨水的润泽与梅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夜图景。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在高楼之上俯瞰海山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和近在咫尺的美。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索,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可见,曹勋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浓阴深月作春悭”:暗示春天的不确定性,浓厚的阴云与明月形成对比。
- “兹夕栖巢鹊不安”:喜鹊在夜晚的不安,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 “淅沥潜回连夜雨”: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 melancholy 的氛围。
- “缤纷遽作勒花寒”:梅花的香气被雨水侵袭,寒意袭来,反映出春天的脆弱。
- “色迷梅径香非远”:梅花的美丽却因环境而显得遥不可及。
- “声抑琴丝润未乾”:琴声轻柔,但因湿润而显得压抑。
- “西北高楼临缥缈”:高楼在夜雾中显得虚幻,寓意着人间的渺小。
- “海山群玉得重看”:壮丽的自然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山比作“群玉”,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美。
- 拟人:鹊的不安为自然界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进行了良好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夜的细雨与梅花,表现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同时反映出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鹊:寓意吉祥与喜悦,同时也代表着对未来变化的期待。
- 雨:细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同时也反映出生命的脆弱。
- 高楼:象征着人类的成就与渺小,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栖巢鹊”主要象征什么?
- A) 祥和
- B) 不安
- C) 快乐
-
“缤纷遽作勒花寒”中的“勒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梅花
- C) 兰花
-
诗中描绘的夜晚给人什么感觉?
- A) 热闹
- B) 寂寥
- C) 明亮
答案:
- B) 不安
- B) 梅花
- B) 寂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以夜景为背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曹勋《老拙观诸公及儿辈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韵》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写了夜晚的景象,但曹勋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出孤独与洒脱的情绪。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曹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