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傍晚,风雨交加,窗前的梧桐叶在惊动。
我并不担心叶子即将凋落,反而觉得这样的声音很悦耳。
身为客人的我心神不定,梦中波涛翻涌着城池。
醒来时一切都已不见,只有微弱的月光照亮着残缺的时光。
注释:
- 风雨破秋夕:风雨打破了秋天的傍晚,表示天气的恶劣和秋意的来临。
- 梧叶窗前惊:窗前的梧桐树叶因风雨而颤动,传达了一种惊动和不安的气氛。
- 不愁黄落近:不再为即将凋落的黄叶感到忧愁,表现了一种洒脱的心态。
- 满意作秋声:对秋天的声音感到满足,显示出对自然的欣赏。
- 客子无定力:作为客人的我内心不安,形容漂泊不定的状态。
- 梦中波撼城:梦中经历波涛汹涌的场景,象征内心的动荡。
- 觉来俱不见:醒来时一切消失,表现梦与现实的落差。
- 微月照残更:微弱的月光照亮了残缺的时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梧叶”、“秋声”等意象传达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秋天意象,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仲明,号石泉,南宋时期人,性情豪放,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咏史,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风雨交加的时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漂泊者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陈与义的《风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风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特别是“梧叶窗前惊”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虽然不愁秋叶的凋落,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秋天的声音。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与接受,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哲思。
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作为“客子”,表明了他在生活中的漂泊与无根,梦中的波涛更是加深了这种不安与动荡。最后一句“微月照残更”,月光的微弱象征着孤独和渺小,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深入探讨了孤独与生命的哲学,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雨破秋夕”:描绘了秋天傍晚的风雨,暗示变化与不安。
- “梧叶窗前惊”:窗前的梧桐叶在风雨中颤动,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不愁黄落近”:诗人对凋零的无忧,表现出洒脱与淡然。
- “满意作秋声”:对秋天的声音感到满足,显示对自然的欣赏。
- “客子无定力”:诗人自喻为漂泊之客,内心不安定。
- “梦中波撼城”:梦境中波涛汹涌,象征内心的动荡。
- “觉来俱不见”:醒来时一切消失,体现梦与现实的对比。
- “微月照残更”:微弱月光照亮残缺,营造孤独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和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月光与秋声象征孤独与生命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与对孤独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变化与不安,反映出外部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 梧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与凋零。
- 秋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体现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
- 客子:象征漂泊与无根,反映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 微月:象征孤独与渺小,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雨破秋夕”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宁静的夜晚
- B. 秋天的风雨
- C. 春天的阳光
-
“客子无定力”中的“客子”指代谁?
- A. 诗人自己
- B. 一位游客
- C. 一位商人
-
诗中的“微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与渺小
- C. 希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秋天的孤独与哲思,但风格更为沉重,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展现了对月光的欣赏与对生命的乐观态度,风格较为轻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涵盖了宋代诗人的重要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于古诗词的分析与理解提供了丰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