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54:46

红紫覆亭台。

贝锦天裁。

芹泥旧垒燕飞来。

唤妇鸠鸣风酿雨,云湿苍苔。

无事掩萧斋。

远矣襟怀。

从教鸥鹭莫疑猜。

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二
红紫覆亭台。贝锦天裁。
芹泥旧垒燕飞来。
唤妇鸠鸣风酿雨,云湿苍苔。
无事掩萧斋。远矣襟怀。
从教鸥鹭莫疑猜,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亭台上笼罩着红紫色的花朵,像是天上裁制的华美锦缎,旧日的芹泥和燕子飞回,带来了生机。鸠鸟在风中鸣叫,似乎酿造着春雨,云层湿润了苍苔。无所事事时,我在静谧的斋房中,心怀远志。从不让海鸥和白鹭产生疑虑,任凭春风主宰一切,花开花落,都是自然的安排。

注释:

  • 红紫:红色与紫色,形容花色绚丽。
  • 亭台:指园林中的建筑。
  • 贝锦:形容美丽的锦缎,寓意华丽。
  • 芹泥:芹菜泥,暗指春天的生机。
  • 鸠鸣:鸠鸟的鸣叫,反映春天的气息。
  • 萧斋:指清静的居所。
  • 襟怀:心胸与志向。
  • 鸥鹭:海鸥和白鹭,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春风都管领:春风主宰万物,象征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濂(约1560-1620),明代诗人,字云标,号涧畔,著有《山中杂志》等,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的诗词。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抒发闲适的情怀。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其二》采用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展现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词中细腻的描写如“红紫覆亭台”与“贝锦天裁”,形象地展示出春日的美丽。燕子的归来和鸠鸟的鸣叫,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对于生命的热爱与感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态度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视野。在“无事掩萧斋”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心中有远大的志向却不被世俗所扰。在最后一句“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理解与接受,生活虽有起伏,但春风总会再次来临,花朵也会再度盛开,寓意着希望与再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红紫覆亭台:描绘春景,形容花色艳丽,亭台被花覆盖。
    2. 贝锦天裁:比喻花的色彩如同天上裁制的锦缎。
    3. 芹泥旧垒燕飞来:燕子归来,带来春天的气息,旧日的泥土与生机结合。
    4. 唤妇鸠鸣风酿雨,云湿苍苔:鸠鸟的鸣叫与春风酿成细雨,湿润了大地。
    5. 无事掩萧斋:在清静的斋房中无所事事,心中安宁。
    6. 远矣襟怀:表达诗人心胸宽广,志向高远。
    7. 从教鸥鹭莫疑猜:不让海鸥和白鹭产生疑虑,象征自由与自在。
    8. 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自然的规律,生活的起伏皆由春风主宰。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贝锦天裁”,通过比喻强调花的绚丽。
    • 拟人:如“唤妇鸠鸣”,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花落花开”,形成优美的韵律。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表达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活的美好依旧存在。

意象分析:

  • 亭台: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代表着诗人的理想生活。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鸠鸣:自然的声音,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 春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紫覆亭台”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2. 诗句“无事掩萧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忧愁
    • B. 淡泊
    • C. 兴奋
    • D. 愤怒
  3. “一任春风都管领,花落花开”这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生活无常
    • B. 自然规律
    • C. 个人意志
    • D. 生命短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高濂的《浪淘沙 其二》与李白的《庐山谣》在自然描写上各有特点,前者偏向于细腻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后者则表现出壮丽的山河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精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高濂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