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晁端礼
深沈玉宇。枕簟清无暑。
睡起花阴初转午。
一霎飞云过雨。
雨余隐隐残雷。
夕阳却照庭槐。
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
白话文翻译
在深邃的玉宇之下,我的枕头和凉席让人感到清爽,没有暑气。
睡醒过来,花阴下已经转到正午。
一阵飞云掠过,刚刚下过雨。
雨过之后,隐隐约约听到残留的雷声。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庭院中的槐树。
请不要把绣帘拉下来,以免妨碍双燕归来。
注释
- 玉宇:形容天空的美好,常用以指代清幽的环境。
- 簟:竹席,这里指代凉爽的睡具。
- 花阴:花木的阴影,夏天用来避暑。
- 飞云:形容天边飘动的云彩。
- 隐隐残雷:下雨后余音未消的雷声。
-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象征着宁静和生活的安逸。
- 绣帘:绣花的帘子,常用来装饰窗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仲明,号少游,南宋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现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清平乐》写于南宋时期,作者受自然景色及生活情趣的启发,唱出了夏日午后的悠闲与宁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描绘夏日午后宁静景象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惬意。开头两句“深沈玉宇。枕簟清无暑。”,描绘了一个清爽的午后,诗人卧于清凉的竹席上,正是夏天避暑的绝佳时刻。接下来的“睡起花阴初转午。”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从睡梦中醒来,隐约感觉到正午的阳光透过花木的阴影。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随着诗情的推进,出现了“一霎飞云过雨。”和“雨余隐隐残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感受结合,突出了天际飞云与刚刚过去的雨声,这种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也暗示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虑的情感。
最后两句“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双燕归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绣帘的垂下可能会阻挡这一美好的景象,诗人希望能够拥抱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沈玉宇:玉宇象征着美好的天穹,深沈则体现了空间的广阔与深邃。
- 枕簟清无暑: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午后,突出夏日的贴心和舒适。
- 睡起花阴初转午:表现出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一霎飞云过雨:描绘了天气的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 雨余隐隐残雷:细腻地捕捉到雨后气氛的余韵,增添了神秘感。
- 夕阳却照庭槐:夕阳的光辉洒在槐树上,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 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最后的呼唤,传递出对生活美好细节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深沈玉宇”,将天空比喻为美丽的玉石,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隐隐残雷”,使得雷声似乎具有生命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的“雨余”和“夕阳”,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夏日午后的闲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宇:象征着美好、清凉的天空。
- 花阴:代表着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 飞云:象征着变化无常的自然。
- 残雷:暗示着雨后的宁静与余韵。
- 庭槐: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安逸。
- 双燕: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深沈玉宇”是什么意思? A. 美丽的天空
B. 村庄的景象
C. 田野的辽阔
答案:A -
“雨余隐隐残雷”指的是什么? A. 雨后还有雷声
B. 没有雨了
C. 雷声很响
答案:A -
诗人希望绣帘怎样? A. 拉下来
B. 不要拉下来
C. 换个颜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晁端礼的《清平乐》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端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