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夕望》

时间: 2024-12-27 04:21:23

度鸟向栖急,阴虫逢夜多。

馀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

蔓草将萎绝,流年其奈何。

耿然摇落思,独酌不成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郊夕望》
作者: 马戴 〔唐代〕

度鸟向栖急,阴虫逢夜多。
馀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
蔓草将萎绝,流年其奈何。
耿然摇落思,独酌不成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鸟儿急急忙忙地归巢,夜晚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残霞映衬着秋天的河流,明月照耀着澄清的水面。蔓草即将枯萎,时光流逝无情,诗人感叹流年如梭,不知该如何面对。内心的思念愈加清晰,独自饮酒却无法吟唱出心中的曲调。

注释:

  • 度鸟:飞鸟,指归巢的鸟儿。
  • 栖急:急匆匆地栖息,形容鸟归巢的急迫。
  • 阴虫:夜晚出没的虫子。
  • 馀霞:余下的晚霞。
  • 媚秋汉:秋天的河流被霞光映衬得美丽动人。
  • 迥月:远处的明月。
  • 濯沧波:在澄清的水波中洗濯,指明月的倒影。
  • 蔓草:藤蔓和草类植物。
  • 流年: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 耿然:明显而清晰的样子。
  • 摇落思:内心思念的摇曳和落寞。
  • 独酌:独自饮酒。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秋”、“夕”、“月”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乡、孤独和流逝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字君实,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的黄昏时分,诗人可能是在游历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郊夕望》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用“度鸟向栖急”勾勒出急匆匆归巢的鸟儿,带给人一种急迫的感觉,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流逝。接着,诗人用“阴虫逢夜多”描绘了夜晚虫鸣的热闹,与白昼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馀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此句描绘了秋天傍晚的美丽景象,夕阳的余晖与明月相互辉映,产生出优美的意象,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然而,随着“蔓草将萎绝,流年其奈何”的出现,诗人发出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时光的无情让万物凋零,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在此时展现无遗。

最后两句“耿然摇落思,独酌不成歌”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孤独的饮酒让人无法发出歌声,内心的思念与惆怅愈加明显。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受到的孤独与对流逝岁月的叹息,给人以深思的余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鸟向栖急:描绘鸟儿急匆匆归巢的急迫,暗示秋天的来临。
  2. 阴虫逢夜多:夜晚虫鸣声响起,营造出夜晚的热闹气氛。
  3. 馀霞媚秋汉:夕阳的余辉映照下的秋水,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4. 迥月濯沧波:明月在水中倒影,增强了诗的意境。
  5. 蔓草将萎绝:蔓草即将枯萎,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6. 流年其奈何:感慨岁月流逝,无可奈何。
  7. 耿然摇落思:思念之情愈加明显,孤独而清晰。
  8. 独酌不成歌:独自喝酒,却无法吟唱,表现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虫鸣与急匆匆的鸟儿形成对比,突出秋天的气氛。
  • 拟人:自然景象如“阴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如“馀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思念的深刻反思。诗人将自身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秋天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归属与思乡,表现生命的急迫与流逝。
  • :象征夜晚的孤独与静谧。
  • :象征美好与短暂,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 :象征孤独与思念,表现内心的情感。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度鸟向栖急”中的“度鸟”指的是:
    A. 归巢的鸟儿
    B. 飞翔的鸟儿
    C. 受伤的鸟儿

  2. “阴虫逢夜多”中的“阴虫”最可能指的是:
    A. 昼伏夜出的小虫
    B. 白天活动的虫子
    C. 只在秋天出现的虫

  3. “流年其奈何”的意思是: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流年无情的感慨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作为意象,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感,而《秋郊夕望》则结合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
  • 《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月下表达思念,但背景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