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
时间: 2025-01-19 16:0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
作者:韦应物
仲月景气佳,东林一登历。
中有故人诗,凄凉在高壁。
精思长悬世,音容已归寂。
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
平生忽如梦,百事皆成昔。
结骑京华年,挥文箧笥积。
朝廷重英彦,时辈分圭璧。
永谢柏梁陪,独阙金门籍。
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
雨馀山景寒,风散花光夕。
新知虽满堂,故情谁能觌。
唯当同时友,缄寄空凄戚。
白话文翻译
在这仲秋的美好时节,东林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登上高处,看到墙上挂着的故人留下的诗篇,心中不禁感到凄凉。昔日的深思长留于世,但故人的音容却已归于寂静。墨迹洒落,留下的字迹早已磨灭,亲手书写的痕迹也难觅。人生忽如梦,往事如烟,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已成往昔。那时我在京华结交朋友,文才满腹,书箱中藏满了作品。朝廷重视杰出的人才,身处的时代给予了我们荣光。然而我却无缘与柏梁同列,金门的名册上没有我的名字。思念故友的感慨,又焉能让我在山林间悠然自得。雨后的山景显得寒冷,夕阳下花光散落。虽有新知满堂,但旧日的情谊又有谁能见到?只有那些曾经的同伴,寄信的情感在纸上空留凄凉。
注释
- 仲月:指农历的八月,即秋天的中间月份。
- 东林:指东林精舍,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文化聚集地。
- 凄凉:形容心情孤独、悲伤。
- 精思:指深入的思考。
- 音容:指人的声音和容貌。
- 墨泽:指墨水的渍痕。
- 柏梁:指古代有名的文学家或名士。
- 金门:象征着名声和地位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沉的情感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韦应物对故人诗作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往昔情谊的怀念和对故人音容的追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诗作的追忆,展现了作者浓厚的乡愁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仲秋的美好气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然而,随着“中有故人诗”的提及,作者的情感瞬间转向凄凉,仿佛在美好景色的衬托下,内心的孤独愈发显现。诗中反复出现的“故人”、“寂”、“凄凉”等字眼,渗透出作者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和惆怅。
通过“平生忽如梦”的感悟,韦应物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在岁月的流逝中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在新知满堂的环境中,旧日的情感依然无法替代。最后,诗人以“唯当同时友,缄寄空凄戚”作结,强调了对同时代朋友的珍视与情感的寄托,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月景气佳:描绘秋天的美好。仲秋时节,天气宜人。
- 东林一登历:登上东林,回首往昔。
- 中有故人诗:墙上有故人所作的诗。
- 凄凉在高壁:诗作映衬出孤独与悲凉的情感。
- 精思长悬世:深思熟虑的情感长留于世。
- 音容已归寂:故人的声音与容貌已不复存在。
- 墨泽传洒馀:墨迹虽在,但已模糊不清。
- 磨灭亲翰迹:亲自书写的痕迹早已磨灭。
- 平生忽如梦:回顾一生,仿佛如梦。
- 百事皆成昔:一切经历似乎都已成往事。
- 结骑京华年:年轻时曾交游于京城。
- 挥文箧笥积:才华横溢,作品堆积如山。
- 朝廷重英彦:朝廷重视优秀人才。
- 时辈分圭璧:与同时代的人共享荣光。
- 永谢柏梁陪:无缘与柏梁等人同列。
- 独阙金门籍:名册上没有自己的名字。
- 方婴存殁感:感慨生死的无常。
- 岂暇林泉适:何来悠闲的时光。
- 雨馀山景寒:雨后的山景显得寒冷。
- 风散花光夕:风吹散了夕阳下的花瓣。
- 新知虽满堂:新朋友虽然很多。
- 故情谁能觌:旧情难以再见。
- 唯当同时友:只有曾经的朋友。
- 缄寄空凄戚:寄信表达心中的凄凉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比:新知与故情的对比,强调旧友的重要性。
- 比喻:人生如梦,强调人生的虚幻。
- 排比:通过反复的句式加强情感的沉重感。
意象分析
- 仲月: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美好。
- 东林:代表文化的聚集与精神的寄托。
- 墨泽:象征着文学艺术的传承与流逝。
- 高壁:象征着时光的隔阂与距离。
- 雨馀山景:自然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主要是? A. 愉悦
B. 忘却
C. 怀念
D. 轻视 -
“平生忽如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望
B. 怀旧
C. 失落
D. 幸福
答案
- C. 秋天
- C. 怀念
- B. 怀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韦应物的《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但前者更显直接的情感流露,后者则更显深沉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