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时间: 2025-01-04 09:43: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白话文翻译:
在川上风雨来临的瞬间,城阙上便被淋湿了。
岧峣的山峦与青莲的界限,看似孤寂却引发了我的兴致。
前面的山已经被雨水洗净,夜晚的阴霭也渐渐散去。
高大的树木在夏季生出凉意,流云在月光下吐露出华彩。
这座严密的城市本就有限,一条河水并不难以跨越。
遥望远方的曙河,我在高高的斋室中静坐,心神超然。
注释:
- 岧峣:形容山峦高耸的样子。
- 青莲界:指青色的莲花与山水的交界处,象征清雅脱俗的境界。
- 阴霭:指阴云和雾气,常描绘天气的变化。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夏日的凉意。
- 流云:形象地描绘天上的云彩,带有流动的意象。
- 严城:指城墙严密的城市,暗喻生活的局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约737-792),字子云,自号涧月,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描绘雨后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此时,诗人与友人李博士的交往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心境。开篇以“川上风雨来”引入,瞬间的风雨为城市带来了变化,接着通过“岧峣青莲界”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相依的美妙,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以“高斋坐超忽”结束,意象的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和宁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四句描绘自然景色,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运用的意象丰富,如“阴霭”、“流云”等,不仅传递了雨后清新的气息,也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川上风雨来:描绘了天气变化,暗示自然的力量。
- 须臾满城阙:瞬间的风雨影响到城市,表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 岧峣青莲界:高山与莲花的结合,象征着清逸与高雅。
- 萧条孤兴发:孤寂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境地。
- 前山遽已净:雨后山的清新,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阴霭夜来歇:夜晚的阴霭消散,象征着明朗的未来。
- 乔木生夏凉:高大的树木带来凉意,描绘出夏日的舒适。
- 流云吐华月:流云与明月结合,展现了夜色的美丽。
- 严城自有限:严密的城市生活受限,反映了生活的局限性。
- 一水非难越:一条河水并不难以跨越,象征着障碍的可逾越性。
- 相望曙河远:遥望远方的河流,暗示着未来的希望。
- 高斋坐超忽:诗人在高处静坐,心灵超然,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阴霭”比喻阴沉的情绪,“流云吐华月”比喻夜的美丽。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
意象分析:
- 川上: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青莲:象征高洁、清雅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的理想。
- 阴霭:象征困扰与压抑,随雨水而去,象征希望。
- 流云:象征变化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岧峣”指的是: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峦
C. 平坦的河面 -
诗中“乔木生夏凉”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凉爽
C. 秋天的萧瑟 -
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与失落
B. 超然与宁静
C. 热情与奔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但更多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 李白《将进酒》:与韦应物的超然不同,李白的诗歌更强调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