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还》
时间: 2025-01-14 11:3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还
韦应物 〔唐代〕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
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
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
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
白话文翻译
很久以前我高兴地离开家,现在回来却独自感到伤感。
走进房间,关上门却没有光亮,满腔的哀愁写在空荡荡的座位上。
幽静的帷幕轻轻摇动,冷风悄然袭来。
小女儿又能懂得什么呢,她在庭院中嬉戏玩耍。
我叹息着岁月一天一天老去,人生如同寄居般无常。
家人劝我吃饭,我却对着空空的案几流下泪水。
注释
- 昔出:以前离开。
- 喜还家:高兴地回到家中。
- 衔哀:怀有哀伤。
- 虚位:空着的座位,暗指失去的人。
- 幼女复何知:小女儿又能懂得什么。
- 咨嗟:叹息。
- 错莫身如寄:人生如同寄居,意为生命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号洙泗,唐代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风深受王维、孟浩然的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出还》创作于韦应物晚年,反映了他在经历离别与重聚后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出还》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对家庭和亲人的深情怀念。诗的开头通过“昔出喜还家”表达了以往离家时的愉悦心情,而“今还独伤意”则反映了此刻归家时的孤独与伤感。这种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情感的深邃。诗中“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描绘了一种内心的沉重和空虚,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接下来的“幼女复何知”则展现了小女儿的天真无邪,与父亲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显情感的层次与复杂。
此外,诗中“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的哲思,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突显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以“家人劝我餐”收尾,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既是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是对失去的无奈感叹。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出喜还家:回忆昔日离家时的喜悦。
- 今还独伤意:如今回家却感到无尽的伤感。
- 入室掩无光:走进房间,关上门,房间里一片黑暗。
- 衔哀写虚位:心中哀伤,空荡的座位上写满了悲哀。
- 凄凄动幽幔:幽静的帷幕轻轻摇动,透露出凄凉的气氛。
- 寂寂惊寒吹:冷风悄然袭来,让人感到孤寂。
- 幼女复何知:小女儿无忧无虑,玩耍不知父亲的忧愁。
- 时来庭下戏:她在庭下欢快地玩耍,反衬父亲的苦闷。
- 咨嗟日复老:日复一日地感叹,自己渐渐老去。
- 错莫身如寄:人生如寄,短暂而无常。
- 家人劝我餐:家人劝我进餐,尝试缓解我的悲伤。
- 对案空垂泪:我对着空荡的案几,忍不住流下泪水。
修辞手法
- 对比:以“昔出喜还家”和“今还独伤意”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幽幔描写为“动”,使得环境也充满感情。
- 象征:空座位象征失去的亲人,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重聚的反思,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深刻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象征温暖与亲情。
- 幽幔:象征孤独与哀伤。
- 幼女:象征天真和无知,反衬父亲的感伤。
- 空位:象征缺失与怀念,暗示逝去的亲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昔出喜还家”表达了何种情感?
- A. 期待
- B. 悲伤
- C. 喜悦
- D. 无奈
-
“幼女复何知”中小女儿的角色象征什么?
- A. 责任
- B. 天真
- C. 忧伤
- D. 失落
-
诗的最后一句“对案空垂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孤独
- C. 喜悦
- D. 迷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韦应物《出还》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回归后的孤独感,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兄弟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出还》这首诗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