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立秋十日》

时间: 2024-09-19 20:52:16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

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

无端宋玉,撩乱生悲怨。

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

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品令·立秋十日
作者: 卓田 〔宋代〕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
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
无端宋玉,撩乱生悲怨。
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
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白话文翻译:

立秋已经十天,清晨的露水带来了凉意。
斜风骤雨,把炎热的阳光抵挡了一半。
明月升起在纱窗之上,仿佛是广寒宫殿。
无缘无故想起了宋玉,心中涌起一阵悲哀和怨恨。
这一年中美好的时光,都被秋光霸占了。
你不妨思考,今夜该如何消遣呢?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
  • 早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着凉爽的气候。
  • 斜风急雨:形容秋天的风雨来得急促。
  • 广寒宫:神话中月亮上的宫殿,象征着清冷与孤寂。
  •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与美人相思的情感常被提及。
  • 秋光:指秋天的光景,常带有凋零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卓田是宋代的词人,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为题材。他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本词写于立秋之时,描绘了秋季的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情感波动。秋天通常被视为一个孤独和思念的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品令·立秋十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冷清和人心的孤寂。首句“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通过“早露”这一意象,传达了秋天带来的凉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则通过对天气的描绘,表现了炎热的逐渐退去,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一句,利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广寒宫意象,暗示月亮的清冷和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在此,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无端宋玉”,表明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宋玉的典故更是增添了几分文人情怀。

最后两句“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则引导读者反思如何面对这样的秋日情怀,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思考的情绪。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描绘了秋季特有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凉面” - 立秋后的十天,早晨的露水带来了新的凉意。
    2. “斜风急雨,战退炎光一半” - 斜风和急雨来袭,打退了大部分的炎热阳光。
    3.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 - 月亮升起在纱窗外,仿佛是月宫中的宫殿。
    4. “无端宋玉,撩乱生悲怨” - 无缘无故想起宋玉,心中升起一阵悲怨情绪。
    5. “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 - 这一年中美好的时光都被秋光所侵占。
    6. “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 你不妨想想,今夜该如何打发时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广寒宫,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拟人:将秋光人化,表现了秋天对美好时光的占有。
    • 对仗:如“斜风急雨,战退炎光”,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思考,揭示了人的情感与自然变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凉面: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的清新和冷静。
  • 斜风急雨:表现了秋天的多变和迅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广寒宫:代表着孤独、清冷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宋玉:引发对过往情感的思考,象征着文人对美好与哀愁的感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立秋后十天,清晨的露水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感觉?

    • A. 温暖
    • B. 凉爽
    • C. 湿气
    • D. 干燥
  2. “月上纱窗,疑是广寒宫殿”中的“广寒宫”象征什么?

    • A. 热情
    • B. 孤独
    • C. 繁华
    •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谁?

    • A. 战国时期的诗人
    • B. 唐代的画家
    • C. 宋代的词人
    • D. 明代的小说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秋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与《品令·立秋十日》均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惆怅,但杜甫的《秋夕》更多地关注战争和社会问题,而卓田的词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体现了秋天的萧瑟,却在视角和情感深度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