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怨》

时间: 2025-01-19 17:35:24

楼高翻觉地小,看万山眠了。

一片茫茫,白云笼夕照。

穿林鸦去已渺。

望故山何日重到。

只是荒鸡,催人宵起早。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伤情怨

作者: 饶宗颐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楼高翻觉地小,看万山眠了。一片茫茫,白云笼夕照。穿林鸦去已渺。望故山何日重到。只是荒鸡,催人宵起早。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俯瞰,感觉大地变小,眼前的万山都沉沉入睡。眼前是一片茫茫,白云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穿林而去的乌鸦已经变得渺小。我在思念故乡的山,何时才能再次回到那里。只是听见荒野中的鸡鸣,催促着我清晨早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翻觉:翻过高楼,感觉到。
  • 万山眠了:指无数的山都沉沉入睡,表现了夜晚的宁静。
  • 茫茫:形容景象广阔、空旷。
  • 白云笼夕照:白云笼罩着夕阳的光辉。
  • 穿林鸦去:飞过树林的乌鸦。
  • 故山:指故乡的山。
  • 荒鸡:指荒野中的鸡鸣声。

典故解析:

  • "看万山眠了":可以引申为对自然的感悟,古代诗人常以山水寄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宗颐(1897-1988),字惟青,号雪樵,浙江人,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常融合古典与现代,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年,诗人常常在高楼眺望四周,感受到时间流逝与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伤情怨》这首诗通过描绘高楼俯瞰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即以“楼高翻觉地小”引入,展现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随之而来的“看万山眠了”,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惆怅。接下来“白云笼夕照”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温柔的画面。

而“穿林鸦去已渺”一句,不仅表现出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也承载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思索。最后两句“望故山何日重到”,更是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发出对故乡的无尽惦念。诗人以“只是荒鸡,催人宵起早”来结尾,形象地表现出生活的现实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有再多的思念,日子还是要继续。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高翻觉地小:高楼让人感到地面变得渺小,暗示了人对自然的渺小感。
  • 看万山眠了:描绘了山的静谧,象征着安宁和孤独的结合。
  • 一片茫茫,白云笼夕照:白云环绕夕阳,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穿林鸦去已渺:乌鸦飞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难以再次相见。
  • 望故山何日重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
  • 只是荒鸡,催人宵起早:生活的琐碎和责任感,呼唤着人们继续向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楼与自然对比,形成对比效果,增强孤独感。
  • 拟人:白云和鸡鸣赋予生命,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如“看万山眠了”与“只荒鸡,催人宵起早”,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孤独与责任的交织,是对生命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孤独与高处的思考。
  • 万山: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静谧。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思绪的飘荡。
  • :代表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 故山:象征着家的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楼高翻觉地小”中的“觉”指什么? A. 感觉
    B. 知道
    C. 看见
    答案:A

  2. “望故山何日重到”中的“故山”指什么? A. 高山
    B. 故乡的山
    C. 新的山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荒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对鸡的喜爱
    C. 田园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黄鹤楼》 - 崔颢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伤情怨》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直接、简练,而《伤情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饶宗颐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伤情怨》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