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急归山察视,吾庐尚存,填此志幸》
时间: 2025-01-01 23:5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狂飙驱雨倏东西。
波涛山与齐。
花幡无力任花飞。
山人归梦疑。
蔬圃乱,豆棚欹。
披离双树枝。
秋风茅屋杜陵诗。
抱茅童未欺。
白话文翻译:
狂风暴雨瞬间东来西去,
波涛汹涌,山水齐平。
花儿在风中无力地随意飘飞,
山中人归来梦中疑惑。
菜园被摧残,豆棚倾斜,
披散的树枝交错在一起。
秋风中,茅屋里吟诵杜陵的诗篇。
抱着茅草的小童未曾欺我。
注释:
- 狂飙:指强烈的风暴。
- 倏:瞬间,突然。
- 波涛:大浪,潮水。
- 花幡:花的飘带,这里指散落的花瓣。
- 山人:山中人,指诗人或隐居者。
- 蔬圃:菜园。
- 豆棚:种豆的棚子。
- 披离:交错、分开的意思。
-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常用来代指诗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生活感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海风大作、自然灾害频发之时,诗人急于回归家乡察视农田的安危,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阮郎归》通过描写狂风暴雨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力量的感慨。诗的开篇以“狂飙驱雨倏东西”开场,强烈的对比与动态的描写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动荡不安的自然环境中,展现了风暴的迅猛与无情。随后,诗中提到“波涛山与齐”,形象地描绘了大海与高山在风暴中融为一体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
而“花幡无力任花飞”则带着一丝无奈与忧伤,花瓣随风飘散,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山人归梦疑”表达了诗人在风暴后归来的迷茫与不安,他不禁怀疑自己曾经的美好理想是否依然存在。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被风雨摧残后的菜园和豆棚,进一步突显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最后两句“秋风茅屋杜陵诗。抱茅童未欺”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归属感与安慰,尽管经历了风雨,但在茅屋中吟诵杜甫的诗篇,仍然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对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狂飙驱雨倏东西”:狂风突然驱动雨水来回横扫。
- “波涛山与齐”:海浪与山峰齐平,表现出水势的汹涌。
- “花幡无力任花飞”:花瓣无力随风飘散,体现了风的强大。
- “山人归梦疑”:归来的山人对未来充满疑虑。
- “蔬圃乱,豆棚欹”:菜园凌乱,豆棚倾斜,描述了被破坏的景象。
- “披离双树枝”:树枝交错,象征着混乱的自然状态。
- “秋风茅屋杜陵诗”:秋风中,诗人吟唱杜甫的诗,传达诗意。
- “抱茅童未欺”:抱着茅草的小童,让人感到亲切与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与山比作齐平,突出自然的壮观。
- 拟人:花瓣随风飘飞,赋予花瓣以生命。
- 对仗:如“狂飙驱雨”、“波涛山与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家乡的思念,隐含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风雨后仍然希望与坚持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风:象征自然的无情与力量。
- 波涛:代表生命的波折与挑战。
- 花瓣:象征美好与脆弱。
- 山人:象征隐士与思考者。
- 茅屋:象征归属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狂飙驱雨”是指什么? A. 风暴来临
B. 雨水丰沛
C. 山水相连 -
“豆棚欹”描写了什么? A. 生活富足
B. 自然灾害后的破坏
C. 收获的喜悦 -
诗中的“茅童”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小孩
C. 诗人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玉衔的《阮郎归》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但杨的作品更强调自然对生活的影响,而杜的作品则更关注人心的悲哀与国事的沧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杜甫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