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宁夏道上,其泉水多苦》

时间: 2025-01-06 05:20:02

秦关西出临边塞,泉苦荒城。

笳鼓无声。

万里胡沙风卷行。

如今省识征人怨,惆怅途程。

日落寒生。

回首尘天冷月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宁夏道上,其泉水多苦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秦关西出临边塞,泉苦荒城。
笳鼓无声,万里胡沙风卷行。
如今省识征人怨,惆怅途程。
日落寒生,回首尘天冷月横。

白话文翻译:

从秦关向西走出边塞,那里泉水苦涩,荒凉的城镇。
笳声与鼓声都消失无踪,万里长空中胡人的沙尘被风卷起。
如今才明白征战的艰辛与士兵们的怨恨,心中充满惆怅。
夕阳西下,寒意袭来,回首尘土飞扬的天际,冷月斜挂。

注释:

  • 秦关:古代秦国的边关,象征着西域的边塞。
  • 笳鼓:笳是一种乐器,鼓是乐器的一种,这里指战争的号角和鼓声。
  • 胡沙:指胡人带来的沙尘,象征战乱和苦楚。
  • 征人:指参加战争的士兵。
  • 惆怅:形容心中感到忧伤、无奈。
  • 尘天:尘土飞扬的天空,象征着战乱和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常带有沉重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其诗风多感伤,常反映离愁别绪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经历边塞生活后,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士兵苦难的同情,反映了社会动荡背景下,人民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描述边塞的荒凉与士兵的苦楚,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人民的困苦。诗的开头以“秦关西出临边塞”引入,带出地理背景,同时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战争的不断。随着“泉苦荒城”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匮乏,更引发对精神世界的思考。

“笳鼓无声”的意象,暗示了战斗的沉寂,士兵们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后,逐渐失去了对战斗的热情,反而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万里胡沙风卷行”的意象则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士兵的孤独感,仿佛一切都被无情的沙尘所淹没。

最后两句“日落寒生,回首尘天冷月横”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孤独与思索,冷月的意象与士兵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对过往战斗的回忆与感伤。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细腻,揭示出战争给人带来的无尽痛苦和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关西出临边塞:描述地理位置,暗示边塞的艰苦。
  • 泉苦荒城:泉水苦涩,象征生存环境的艰难。
  • 笳鼓无声:战争的号角和鼓声消失,表示士兵的无奈和厌倦。
  • 万里胡沙风卷行:描绘战争环境的恶劣,强调孤独感。
  • 如今省识征人怨:反思战争的代价,士兵的痛苦。
  • 惆怅途程: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惆怅。
  • 日落寒生: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感受结合,表现孤独与凄凉。
  • 回首尘天冷月横:最后的反思,冷月象征孤独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月横”暗喻士兵的孤独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苦难与士兵的情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生存的艰难。
  • 笳鼓:战争的号角,象征着战斗与死亡。
  • 胡沙:外族入侵带来的破坏与绝望。
  • 冷月:孤独与思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泉苦荒城”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苦涩
    C. 平静

  2. “笳鼓无声”中的“笳鼓”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战争的号角与鼓声
    C. 民间乐器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士兵的孤独感? A. 胡沙
    B. 冷月
    C. 两者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头》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和陈逸云的《采桑子》都描写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杜甫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的衰败与百姓的苦难,而陈逸云则侧重于士兵的个人感受和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