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秋夕
西风猛撼疏窗梦,窗外铃声。
铃外蛩声,并作新秋一夜听。
枕函低映罗帱月,香是前身。
烟是前因,人倚熏炉悟夙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晚上,西风猛烈地吹动窗帘,打破了梦境,窗外传来了铃声。铃声之外,还能听到蝈蝈的鸣叫,这些声音交织成了这个新秋夜的乐章。枕边的信函在月光下微微映照,散发出的香气仿佛与往生有关,烟雾缭绕让人想起前世的因缘,倚靠在熏炉旁的人,似乎在领悟自己曾经的生命。
注释:
- 西风:指秋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猛撼:猛烈地摇动,形容风势的强劲。
- 疏窗梦:窗户稀疏,梦境被打破。
- 铃声:指秋季常见的铃铛声,增添了秋天的氛围。
- 蛩声:指蝈蝈的鸣叫声,象征秋夜的宁静。
- 枕函:指放在枕边的信函。
- 罗帱月:用轻纱窗帘映出的月光。
- 烟:象征着模糊的记忆和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庆曾,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复兴的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之际,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诗歌鉴赏:
《采桑子 秋夕》是一首经典的秋夜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和情感。诗的开头用“西风猛撼”形象地刻画了秋风的力量,打破了梦境,生动地展示了秋季的来临。随后,窗外的铃声与蛩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令人不禁联想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诗中“枕函低映罗帱月”一句,描绘了月光透过轻纱窗帘洒在信函上的画面,细腻而富有诗意,暗示着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而“香是前身,烟是前因”则更为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因果关系的思索,香气与烟雾的意象交错,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交融,令人反思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秋天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猛撼疏窗梦”:西风猛烈地吹动,打破了窗前的梦境,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窗外铃声”:窗外传来的铃声,增添了秋夜的宁静与深邃。
- “铃外蛩声”: 铃声之外的蝈蝈鸣叫,构成了秋夜的交响乐。
- “并作新秋一夜听”:这些声响共同构成了这个新秋夜的旋律。
- “枕函低映罗帱月”:月光透过窗帘洒在枕边的信函上,增添了诗意。
- “香是前身”:香气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经历和因缘。
- “烟是前因”:烟雾缭绕,使人回忆起前世的联系。
- “人倚熏炉悟夙生”:倚靠在熏炉旁的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梦境的打破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西风的猛烈撼动如同有生命一般。
- 对仗:如“香是前身,烟是前因”,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时间和因果关系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生命的变迁。
- 铃声:代表宁静与思绪,带来怀旧的情感。
- 蛩声:秋夜的声音,增强了诗的氛围。
- 月光:象征着希望与思考。
- 香与烟:代表过去的记忆和生命的因果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猛撼”描绘了什么情景?
- A. 梦境的美好
- B. 秋风的猛烈
- C. 夜晚的宁静
- D. 生命的短暂
-
“香是前身,烟是前因”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未来的期盼
- B. 生命的无常与因果
- C. 对爱情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声响?
- A. 鸟鸣
- B. 蝈蝈
- C. 蝉鸣
- D. 狗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秋夕》
诗词对比:
- 比较《采桑子 秋夕》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月光和思念,但《采桑子》更侧重于因果关系和生命的思考,而《静夜思》则更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