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武陵归,夜泊吴江》

时间: 2025-01-06 05:47:54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

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

掩映低篷几点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武陵归,夜泊吴江
作者: 侯晰 〔清代〕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
唱彻吴歌。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白话文翻译:

这条秋天的江路显得分外清晰,轻轻划动的小船在烟雾中摇曳。
吴地的歌声唱得彻底,隔着水面,渔灯隐隐映在芰荷之中。
模糊的柳港中,我的船停泊在那里,心中不免担忧风浪。
凉爽的月光不多,映照着低矮的船篷,几只螺儿静静地栖息。

注释:

  • 分明:清晰可见。
  • 短棹:指小船的桨。
  • 烟蓑:烟雾中的蓑衣,象征渔夫生活。
  • 吴歌:指吴地的民歌。
  • 渔灯:渔民夜晚捕鱼时点的灯。
  • 芰荷:水中的荷花,象征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 维舟:停船的意思。
  • 生怕风波:担心会遇到风浪。
  • 凉月:清凉的月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低篷:低矮的船篷,常见于小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晰,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年不详,字澄之,号敬亭,晚号白云山人,籍贯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吴江之时,反映了他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归途的思考与忧虑,诗中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秋日景色与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采桑子 武陵归,夜泊吴江》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景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开篇“分明又是秋江路”,以“秋”字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映衬出作者的游子心情。短棹轻划,烟雾缭绕,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又美丽的江南夜景。

词中“唱彻吴歌”,将地方的文化与自然景色结合,体现了江南人民的生活气息。渔灯隐约,芰荷浮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使得诗歌在表现景色的同时,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思念之情。

接下来“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忧虑,心中惧怕风浪,隐含着他对归家的渴望与不安。最后一句“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将自然景物和情感融为一体,凉月映照下的小船和螺儿,象征着宁静与安详,但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寂。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江南秋景的深切理解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分明又是秋江路:清晰地表现出秋天的江路,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
  • 短棹烟蓑:短桨轻划,渔夫的蓑衣在烟雾中显得朦胧,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唱彻吴歌:吴地的歌声响亮,体现了地方文化的魅力。
  • 隔浦渔灯隐芰荷:渔灯与芰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 依稀柳港维舟处:柳港的模糊轮廓,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生怕风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对归途的担忧。
  • 凉月无多:凉爽的月光彰显了夜晚的清新与孤寂。
  • 掩映低篷几点螺:低篷下几只螺,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内心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月无多”,用月光来比喻内心的惆怅。
  • 拟人:渔灯、芰荷等形象生动,使自然界仿佛也有情感。
  • 对仗:如“隔浦渔灯隐芰荷”,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江南秋景的赞美,以及对归途的思考与忧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江:象征着季节的变化,暗示孤独与思念。
  • 烟蓑:渔夫的生活象征,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生动与真实。
  • 吴歌:地方文化的象征,展现了地域特色。
  • 渔灯、芰荷:水乡特有的景物,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凉月:象征着清冷与孤独,反映出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歌”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歌? A. 江南
    B. 北方
    C. 西南
    D. 东北

  2. 诗中“凉月无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宁静
    C. 孤独
    D. 快乐

  3. 词中“依稀柳港维舟处”中的“维舟”有什么含义? A. 船的类型
    B. 停船
    C. 远航
    D. 渔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景致与情绪。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侯晰与李白的水边夜景描写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侯晰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两者在描绘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代诗词解读与分析》
  • 《江南水乡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