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都儿学书》
时间: 2025-01-04 10:1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都儿学书
陈著 〔宋代〕
都子方知砚石亲,字虽小技盍留神。
鲁公米帖犹存古,王氏兰亭已失真。
莫事锋鋩多巧锐,要令骨肉两停匀。
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
白话文翻译:
都儿,刚刚知道砚石的亲切,但字虽小的技艺,何不留心去学呢?
鲁公的米帖至今仍存,王氏的兰亭已失其真。
不要过于追求锋利的笔锋,最重要的是要使字形匀称,恰到好处。
心中要端正,手法要圆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都子: 指小孩,这里是对孩子的亲昵称呼。
- 砚石: 笔墨纸砚中的砚台,象征书法的基础。
- 鲁公: 指鲁迅,因其书法作品《米帖》而闻名。
- 王氏兰亭: 指王羲之的《兰亭序》,代表了古代书法的高峰。
- 锋鋩: 指笔的锋利,形容书法技巧的犀利。
- 骨肉: 形容字形的结构,强调字的匀称。
典故解析:
- 鲁公米帖: 鲁公指鲁迅,米帖是鲁公的书法作品之一,代表了古人书法的典范。
- 王氏兰亭: 出自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象征着古代书法的极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书法家和诗人,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创作背景:
《示都儿学书》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书法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发扬。诗中对书法技艺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诗歌鉴赏:
《示都儿学书》是对后辈学习书法的一种教诲。诗中通过对砚石、笔锋等工具的提及,强调了书法学习中的基础与技巧。诗人首先提醒都儿要重视书法的基本功,砚石的亲切象征着书法学习的根基。接着,诗中提到鲁公和王氏的作品,既显示了对古代书法名家的敬仰,也暗示了学习书法的艰辛与重要性。紧接着,诗人告诫都儿不要过于追求技巧的锋锐,而是要注重字形的匀称和手法的灵活,体现了书法的美在于和谐与自然。最后,诗人强调了心态和手法的重要性,认为书法的学习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端正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整首诗通篇渗透着一种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书法传承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子方知砚石亲: 指都儿刚刚认识砚台,象征他开始接触书法。
- 字虽小技盍留神: 字虽然小,但技艺如何,还是要留意。
- 鲁公米帖犹存古: 鲁公的米帖仍然流传,说明古代书法的价值。
- 王氏兰亭已失真: 王羲之的兰亭序虽名声在外,但原作已失去真迹。
- 莫事锋鋩多巧锐: 不要执着于锋利的笔法,过于追求技巧。
- 要令骨肉两停匀: 书法要讲求结构的匀称。
- 中心端正手圆活: 心态要端正,手法要灵活。
- 此外无方可教人: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以教导的。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砚石”比喻书法的基础。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句式的排比使得诗歌的论述更为有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既要扎实基础,又要灵活应变,心态和技巧同样重要,体现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尊重与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石: 书法的基础,象征学习的起点。
- 米帖: 代表古代书法的经典,体现了历史的沉淀。
- 兰亭: 书法的高峰,象征着追求完美的精神。
- 锋鋩: 强调追求技巧的局限性,提醒要关注整体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示都儿学书》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著
C. 王羲之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鲁公米帖”是指谁的作品?
A. 王羲之
B. 杜甫
C. 鲁迅
D. 白居易 -
诗中强调书法学习的关键是什么?
A. 追求锋利的笔法
B. 字形的匀称与手法的灵活
C. 只需模仿古人
D. 不需关注心态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序》王羲之
- 《秋夕》杜牧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兰亭序》与《示都儿学书》: 两者均涉及书法,但《兰亭序》更侧重于书法的情感表达,而《示都儿学书》则强调学习书法的方法与技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书法入门》
- 《王羲之书法研究》
- 《宋代书法艺术》
- 《古代诗词鉴赏》